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经济作物 > 油菜种植技术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油菜菌核病又名油菜菌核软腐病,农民称“白秆”,是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有油菜种植的地方都可发生,引起不同程度的减产。在重庆市垫江县发病株率一般在5%-30%,严重田快达5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70%。

一、发病症状苗期发病,基叶与叶柄出现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为白色,组织被腐蚀,上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成株期叶片发病时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褐色或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缘具有黄晕。在潮湿情况下迅速扩展,全叶腐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梭形,略有下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发展非常迅速,上面长出白色菌丝,到病害晚期,茎髓被蚀空,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极易折断,茎内形成许多黑色鼠屎状菌核。重病株全部枯死,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产量和含油率降低。

二、病源及发病规律核病是由油菜菌核菌引起的,病菌以鼠屎状的菌核寄生在土壤、种子和病株残体中越夏、越冬。当年10-12月,土壤湿度极大时,少数菌核可以直接萌发,生出菌丝侵染油菜幼苗,多数菌核次年春,随着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产生菌丝,可直接从植株表皮细胞间隙,花瓣、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田间传播主要靠囊孢子大量侵染花瓣,感病花瓣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片发病。叶病扩展蔓延至茎上或病叶腐烂后粘附在茎上,从而引起茎秆发病。另外,已发病的茎秆、枝叶与无病的茎秆、枝叶接触也会引起病害的再侵染。

三、防治措施

采取以消灭菌源、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等农业防治为主,重点施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良种:选用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的油菜品种。

(2)实行轮作:重病田,大春可与水稻轮作,利用稻田淹水可使菌核腐烂,并可打捞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小春与小麦、大麦轮作,可大量减少菌源,减轻发病。

(3)深耕深翻: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同时使菌核深埋土内,抑制其萌发,减轻病害。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清沟排渍。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封行前进行一次浅中耕及培土,分次清除老黄脚叶和病叶,可减轻发病。

(5)种子处理:带病种子可通过筛选、水选,以清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然后用10-15%的食盐水选种,捞出漂浮的菌核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

(6)油菜抽苔前后,摘除老黄脚叶,可减轻主茎部受病菌的侵染。

3、药剂防治

(1)施药最佳时期:在初花期施药一次,隔7―10天后再施药一次。在大发生年份,在盛花末期或终花期再补施一次。

(2)药剂及防治方法:

目前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6%速杀菌WP120g/667、50%菜菌克WP105g/667、50%禾枯灵WP150g/667、50%的速克灵(或菌核净)WP80--100g/667;25%的保鲜EC30--40g/667;2%的菌克毒克AS120--180g/667药剂应重点喷于油菜中下部。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