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经济作物 > 油菜种植技术

病害油菜黑斑病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油菜黑斑病是油菜的常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东北、华北等地发病较重,尤其在温室和大棚中对油菜栽培影响很大。寄主植物除油菜外,尚有芜菁、萝卜、芥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角果。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圆形病斑,略具同心轮纹,有时四周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上生黑色霉状物。叶柄、叶柄与主茎交接处染病形成椭圆形至梭形轮纹状病斑,环绕侧枝与主茎一周时,致侧枝或整株枯死。

病原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称芸苔链格孢、A.brassicicola(Schw.)Wilts.称芸苔生链格孢、A.raphaniGrovesetSkolko称萝卜链格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3个种中芸苔链格孢占95.26%、芸苔生链格孢占2.93%、萝卜链格孢点0.14%。

芸苔链格孢菌丝褐色至灰褐色,分生孢子梗长14-74μm,分生孢子浅黑褐色,单生或2-3个串生,体长90-114μm,具喙,喙长45-65μm,生横隔10-11个,纵隔0-6个,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很少形成厚垣孢子。

芸苔生链格孢菌丝橄榄灰至灰黑色,分生孢子梗长35-45μm,分生孢子黑色,圆筒形至椭圆形,无喙,8-10个孢子呈长链,孢子体长45-55μm,具横隔5-8个,纵隔0-4个,在培养基上生长快,菌落黑色煤烟状,具环,孢子多。

萝卜链格孢菌丝绿灰色至暗橄榄色,分生孢子梗长29-160μm,分生孢子橄榄褐色至黑色,倒棍棒状,单生或6个孢子成链串生,喙短或无喙,孢子体长45-58μm,喙长10-25μm,具横隔6-9个,纵隔3-6个,在培养基上菌落絮状,孢子较少,可在培养基和腐烂病残组织上形成橄榄色厚垣孢子。前两种均可产生毒素。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或越夏,种子带菌率60%,带菌种子造成种子腐烂和死苗。除种子外,病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夏,病残体上产孢时间可延续150多天,该病在南方周年均可发生,辗转为害,无明显越冬期。在北方主要靠病残体上的菌丝和孢子进行初侵染,产生大量孢子,产孢持续80多天,孢子由下部叶向上扩展至上倍叶、花序及角果。

本病流行与品种、气候和栽培条件关系密切。白菜型油菜最感病,甘蓝型较抗病,芥菜型油菜中植株矮、分枝低、生长茂密、叶面蜡层薄的品种不抗病,反之,则抗病。芸苔链格孢和芸苔生链格孢侵染适温分别为15℃和25℃,相对湿度高于90%,叶面保持48-72小时游离水适合该病发生和扩展。油菜开花期遇有高温多雨天气,潜育期短,易发病。地势低洼连作地,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渝油18等。

(2)轮作倒茬。黑斑病仅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所以,与瓜类、豆类、葱蒜类等蔬菜轮作2-3年,防病效果明显。

(3)加强田间管理。清理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及时摘除病叶,均可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和磷钾肥,适量灌水,大棚内加强通风,降低昼夜温差等,均有一定的控病作用。

(4)种子处理。播种前精选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

①温汤浸种。用恒温50℃热水浸种20-30min,立刻移入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

②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

(5)药剂防治。[pagebreak]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大富丹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还可用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1:1:150倍式波尔多液喷雾。

常用药剂百菌清、大富丹、大生M45、杀毒矾、扑海因、喷克、绿乳铜。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