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菌类种植 > 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青霉病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青霉病在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普遍,是茯苓、灵芝等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在子实体形成阶段也常发生。

症状青霉病从采收后留在栽培床上的茯苓根侵入,逐渐侵染病体附近的健体,多从茯苓菌柄基部侵入,导致病部呈黄褐色腐烂,并由基部向上扩展。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及食用价值。

病原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Penicilliunsp.,是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呈扫帚状分枝,最末一层的分生孢子小梗的顶端尖细,呈瓶梗状,其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近圆形,无色,单细胞,直径3微米左右,只有在400倍的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除。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初期的菌丝白色,纤细,平贴于基物表面,略呈粉状,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时,菌落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绿色或蓝色。

发病特点该病菌属于弱寄生真菌,多生存在有机质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后,通过气流传播,当温湿度适宜时,就会在有机物上产生菌丝。该病菌喜酸性,酸性培养料和含水偏低的条件有利于该病菌的生长和蔓延。栽培中培养料含水分偏低,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幼体生长衰弱、残留在栽培床上的茯苓根未及时清除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采收后,及时清理栽培场所,将瘦弱的幼体及残留的茯苓根清除,减少病菌的发生。

(2)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通风透气,保持栽培室适当温湿度。菌盖形成阶段,在栽培室的地面喷洒水,保持湿润。

(3)合理调节培养料的酸碱度,控制培养基呈中性至弱碱性反应,可以抑制该病菌的菌丝生长。可用石灰调节培养料的酸碱度,拌料时可加入1%的石灰,采完第一潮菇后,喷洒一次2%的石灰水清液1次。

(4)化学防治发病后,可在段木上或栽培床上喷洒1:500倍的25%多菌灵或1: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

常用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