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皖稻175又名庐优136,是安徽省合肥市峰海标记水稻研究所用庐州86A与恢13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型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2002~2004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品审05010474)。
1 亲本来源及白化标记的运用
皖稻175的新颖性在于白化标记育种技术的成功运用,该 组合的不育系庐州86A与保持系庐州86B带有白化隐性-基因,是用Ⅱ-32B经co辐射诱变育成带白化标记性状的单株作父本,与Ⅱ-32A连续回交迭育而成,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幼苗在1~3叶期,叶片全白,容易辨别,因此在大田种植和不育系的繁殖中,1~3叶期不育系中混有的绿苗就是杂株,在苗床可直接除去,省工省事。父本恢136是由镇恢084中的早熟变异株经系谱法育成,较镇恢084早熟3~5d。
2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8917.5kg/hm2和7762.5kg/hm2,比对照品种汕优63分别增产1.28%和7.54%。2004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013.1kg/hm2比汕优63增产11.07%。
3 特征特性
3.1主要农艺性状皖稻175为中籼类型,全生育期141~145d,株高120cm,株形紧凑,繁茂性好,分蘖力强,穗层分布均匀合理,丰产性好,在270万/hm2有效穗情况下平均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g。
3.2抗病性 皖稻175对稻瘟病抗性强,对白叶枯病抗性一般,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鉴定,其对稻瘟病抗性为1级(R),对白叶枯病抗性为4级(MS)。
3.3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皖稻175糙米率为81.8%,精米率74.2%,整精米率58.6%,粒长6.2mm,长宽比1:4,垩白米粒26%,垩白度lO.8%,透明度3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含量19.9%,蛋白质含量10.9%。
4 栽培技术要点
4.1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皖稻175适应性广,在长江流域作中稻栽培,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5d左右,也可适时播种安排扬花期,其抽穗扬花期要求无连续3d以上雨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5℃,最低气温不低于21℃,日平均温度27℃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这样光照好,结实率高,易获高产。
4.2培育壮秧
4.2.1催芽。用400倍液强氯精溶液浸种24h,以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4.2.2多效唑处理芽谷。将催好芽的种子放人500倍液多效唑溶液中,充分搅匀,浸泡20min,起水晾干后播种。
4.2.3稀播匀播。待秧苗长至1叶1心时,及时补稀,以保证秧苗个体发育均匀,苗壮蘖多。
4.2.4施足肥料。每公顷秧田施腐熟人畜粪肥18.75t,碳铵375kg,过磷酸钙750kg,氯化钾225kg作底肥,秧苗长至1~2叶时,每公顷秧田施尿素75kg作断奶肥,移栽前5d追尿素60kg/hm2作送嫁肥。
4.2.5科学管理。秧苗1叶1心前,以湿润通气管理为主,促进扎根立苗,1叶1心后采取浅水灌溉与湿润管理交替进行,保证秧苗根系发达,稳健生长,多发分蘖。
4.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匀棵浅栽,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栽插24万-27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基本苗135万/hm2左右。
4.4巧施肥,增施促蘖肥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施纯氮150~180kg,磷肥450kg,钾肥300kg。施足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追肥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方法,早追分蘖肥,移栽后5~7d施促蘖肥,一般每公顷施纯氮105kg,后期视苗情补施。注意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群体过大。
4.5科学管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前期浅水勤灌,中期勤露轻晒,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
4.6综合防治病虫害皖稻175病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心螟、稻苞虫及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广泛应用农业防治措施,辅以药剂防治,着重抓住以下两点:①增施磷钾肥。增施磷钾肥能使茎秆坚硬健壮,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还可防倒伏,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发病率;②坚持选用对口农药和按防治指标用药,以避免药到而病虫不除。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