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蔬菜种植 > 茭白种植技术

浙南区茭白主要病虫害及优化防治技术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据调查,浙南山区茭白病虫害有胡麻叶斑病、锈病、纹枯病、长绿飞虱、二化螟等,严重影响茭白的优质高产。要控制茭白病虫害,应实行合理轮作,清洁田园,调酸增钙,健身栽培和选用对口药剂等综合措施相配套的优化防治技术。

1、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1)胡麻叶斑病

又名叶枯病,该病由长蠕孢属真菌侵染引起,是茭白的主要病害。病害初起时叶部产生竭色小点,后扩大成椭圆形,大小如芝麻粒,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生暗灰色黑竭色霉层,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密布,互相联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叶由叶尖向下干枯,后期常引起叶片半枯黄至全叶枯死,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输送,病株茭白内质嫩茎瘦小,一般减产15%--30左右。

该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茭白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暖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侵染茭白叶片,以后病叶上不断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害发生蔓延与温度密切相关,据多年观察,气温在15℃以下,病害仅零星发生,并扩展缓慢。当气温在20--32℃时,即5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期,病情迅速蔓延,病叶率急剧上升,7月中旬后,开始进入35℃以上的高温干旱天气,病情有所抑制。8月中旬后,秋雨期来临,气温下降,病害再次进入第2个流行期,也是全年的发病高峰期,此期间病叶率高达95%--100%,病指50--70之间。凡连作多年,土壤偏酸缺钾缺锌,长期灌深水,缺氧还原性强,管理粗放或长势衰弱的植株极易发病成灾。

(2)锈病

该病由茭白苹胞锈菌侵染所致,是茭白上的重要病害。茭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在叶片及叶鞘上散生黄竭色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黄褐色隆起疱状斑逐渐增多,受害叶面积增大,叶片疱状斑破裂,散出锈色粉状物,后期叶片、叶鞘上均布满黄褐色疱斑,严重时疱斑连成一片,全叶枯黄,肉质茎瘦小。病菌以菌丝休及冬孢子在田间老株,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茭白移栽时及分蘖期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夏孢子成熟后易脱落,借气流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流行。锈菌喜温暖潮湿环境,气温在15--26℃适宜孢子萌发和侵入,20--25℃夏孢子迅速增多,病害易流行。缙云山区一般在4月下旬病害始发(春寒年份推迟5--7天),5月中旬至6月下旬进入高峰,常年4--6月雨日多,湿度大,菌源足,生态条件适宜,是病害的流行高峰期。进入7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减少,病情缓慢下降,10月中下旬在病叶的正反面形成大量的黑色冬孢子堆,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

该病山区重于平原,并常与胡麻叶斑病混发为害。凡多年连作,菌源积累多,发病早,病情重;栽培粗放,偏施氮肥,钾肥及锌、镁等微量元素缺乏的茭田,及污水灌溉,植株长势衰弱,锈病也往往偏重发生。

(3)纹枯病

该病由茭白丝核菌侵染引起,是茭白上新的病害。一般在分蘖盛期及孕穗早期发病,初起先为害叶鞘,再侵染叶片,后为害茭白肉质茎。发病初期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暗绿色椭圆形病斑,后扩展成云纹状的大病斑。病斑中部浅灰色,外围暗绿色,天气潮湿时变为灰绿色,病斑由下向上蔓延,逐渐增多。病情严重的植株,叶片提前枯黄,孕茭减少、肉质茎干瘪、纤维增多、品质变劣,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在田间生态适宜时,病部的菌丝集结成团,并由白渐变成黑褐色的菌核,成熟后的菌核,散落于田间土表面,成为下年的病菌来源。

本病以菌核在上壤中越冬,第二年菌核随灌水漂浮水面,附在茭白植株上,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茭株,遇连续阴雨天气,病情迅速蔓延。偏施氮肥,栽植密度过大,长期深灌,植株嫩绿徒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均有利于菌丝伸长蔓延和病害流行,6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该病的流行高峰期。

(4)长绿飞虱

长绿飞虱是茭白的主要害虫,以成、若虫刺吸汁液,喜聚集在心叶和倒二叶上为害,严重时茭白全株枯黄,叶片卷曲枯死,并助长胡麻叶斑病、锈病的发生,受害植殊衰落,产量下降,甚至不孕茭。

该虫在缙云等地一年发生5代,除越冬代外,其它各代重叠发生。以滞育卵在茭白残留叶鞘,叶脉内和残株上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孵化。越冬代和第一代若、成虫在老茭白上为害,并向新植茭田迁移,6--9月是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卵单产或数粒排列在一起,成虫喜在嫩叶肋背面肥厚组织内产卵,以第4代后期第5代的成虫产卵在叶鞘或叶脉内滞育产卵,越冬卵抗寒性较强。成虫为长翅型,对茭白有较强的趋嫩绿性。

(5)二化螟

二化螟是茭白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从茭白叶鞘蛀入,先在叶鞘表皮内蛀食,然后钻蛀茎杆或茭白嫩茎,钻蛀虫道内充满黄褐色虫粪,叶鞘被害后沿虫道腐烂,倒伏,肉质茎受害后失去食用价值。

该虫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茭墩残株上越冬,3月底越冬代开始化蛹,4月中下旬出现成虫,5月上旬达羽化高峰。卵扁椭圆形,有10余粒至百粒组成卵块,排成鱼鳞状,初产时乳白色,将孵化时灰黑色,苗期时多产在叶片上,拔节后大部分产在叶鞘上。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2--3龄后钻蛀茎杆,前期造成枯心,孕茭时钻蛀嫩茎,降低产量与品质。

2、优化防治技术

茭白从栽植到孕茭采收结束,大田生长期达6个多月,病虫发生为害期长,应落实好各项配套防治措施。

(1)生态控害

连年种植茭白的田块,由于田间病虫菌及虫源积累多,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为此,应做好合理轮作,控制病害。难以轮作的田块,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在茭白采收结束后,排干田水,割除茭白残茬,铲除田边杂草,在冬季1--2月份期间,将田边地角的枯叶、杂草,集中田中烧毁,可有效减少越冬病由来源。

(2)降酸增钙

丽水土壤普遍偏酸,PH在5.5--6.2之间,连续多年种植茭白后,易诱发病害的加重发生。为降低土壤酸度,降解茭田有害物质,可在早春移栽前施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施后保水5天以上,能起有效的杀菌及调酸增钙作用,促使茭白植株生长稳健,增加抗逆力。

(3)健身栽培

首先要合理密植,株行距掌握在0.5×1.2rn,每亩栽植950--1200丛,每丛用苗2--3株,落田苗控制在2500--3500株左右。其次要做到平衡施肥,一般每亩用人畜粪肥1500--2000公斤,钙镁磷肥50--D70公斤作基肥,茭白移载后10--15天用尿素2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促蘖,并配施适量的锌、硅、硼等微肥。茭白植株拔节后,喷施生长调节剂调控,一般用15%多效唑800倍液+0.15%芸苔素3000倍混合液喷2--3次,控制植株徒长。第三要做好科学灌溉,茭白植株蒸腾量大,苗期受旱分蘖少长势弱,中后期长期深灌水,易加重病害。为此,在分蘖前期,要做到浅水灌溉,促蘖早发;中期发足苗后搁好田,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茭株生长过旺;盛夏高温季节,活水串灌,以利孕茭,同时剥去茭株下部老黄叶和无效分蘖,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发生。

(4)药剂防治

防治病害:当田间出现零星病斑时,即要抓紧用药防治。防治胡麻叶病较好的药剂有50%扑海因600倍液,25%咪鲜胺1000倍液,20%施宝灵800倍液,20%三环异硫800倍液。防治锈病较好的药剂有12.5%腈菌唑E1500?D2000倍液,10%世高2000倍液,20%三唑酮800倍液。防治纹枯病较好的药剂有5%井岗霉素水剂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23%宝穗l000倍液。上述药剂每亩喷药液50--75公斤,均匀喷雾,隔7--10天用药1次,连治2--3次,药后15天防效能保持在75%--80%左右。

防治害虫:防治长绿飞虱以越冬代为重点,一般在低龄若虫期,每亩用10%吡虫啉20克,20%康福多5毫升,25%扑虱灵35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防治二化螟以第1代为重点,在孵化高峰期,每亩用46%特杀螟l00克,20%三唑磷75--100毫升,5%锐劲特3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雾。茭白分蘖期及孕茭期是防治害虫的关键时期,一般应用药防2次,可达到95%左右的防治效果。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