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蔬菜种植 > 韭菜种植技术

韭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韭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锈病、黄叶和干尖等,虫害主要是韭蛆,种植户应当了解这些病虫的特征,进行科学防治,尽量减少药残乙

一、疫病

发病后,根、茎、叶、花苔均可被害,以假茎和鳞茎受害最重。叶片及花苔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为暗绿色水浸状,长0.5~5厘米,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苔一半时,病部失水后缢缩,引起叶、苔发黄、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白霉。假茎受害时,呈水浸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鳞茎被害时,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至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变浅褐色,影响体内养分贮存,使生长受抑制,新生叶片纤弱。根部染病变褐腐烂。根毛明显减少,影响水分吸收,根部寿命大为缩短。

病害发生适温25~32℃,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染寄主后发病。在降雨、结露等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发病一般于每年7~8月上中旬,高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延续到10月下旬。设施栽培时,棚内温度超过25℃,若放风不及时、湿度过大时,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好田块,平整好苗床或养茬,韭菜分苗时,严格检查,不从病田取苗栽种,雨季到来前,疏通田间排涝系统。

进行轮作换茬。与非葱蒜类、茄科蔬菜轮作,避免连茬种植。

加强管理。控制浇水量及次数,土壤湿度大时,可松土降湿、通风降湿。发病地段撒草木灰降湿。

药剂防治。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10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灰霉病

1.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可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叶上不产生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3厘米,表面生灰褐或灰绿色绒毛状霉。韭菜在贮运中,病叶会出现湿腐型症状,完全湿软腐烂,表面产生灰霉。

该病菌生长温度15~21℃。温度升高产出菌核,27℃时产生最多,并以菌核越夏。秋末冬初韭菜扣棚后始见发病,因棚内生态条件适合发病,只要有菌源,病情就会不断加重。此病菌还会侵染葱蒜类蔬菜。

2.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

棚内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灰霉病关键。通风量根据韭菜长势确定,注意要肩部通风,千万不要通底风。

培育壮苗注意养茬。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养茬,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棚内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熏烟,粉尘法用10%灭克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在傍晚时进行为宜,每隔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

药剂防治。防重于治,每次收后培土前及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必要时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