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水产养殖 > 养蟹技术

河蟹疾病的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河蟹疾病的种类和发生的次数也迅速增加。危害的情况越来越重,根据国内外已报道的病例,河蟹疾病归纳起来有病毒病,细菌、真菌病,寄生藻类病,原生动物,蠕虫和甲壳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另外,还有由于水质的污染和管理的不当而发生的非寄生性病害。

一、河蟹疾病的传播途径

1.垂直传播途径,即遗传传播,就是亲蟹通过繁殖将病原生物传给蟹苗(下一代),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其次是病原体的抗药性。

2.水平途径传播,即水源及池底污泥中,甚至养殖池中的病、死蟹体中的病原体传播到健康的河蟹体上,这一类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病毒、真菌的及寄生性的病原生物,另外还有霉变的饵料可以直接影响到抗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传播途径也属水平传播。

二、防病治病的措施

(一)切断疾病的垂直传播途径就是要求我们选择健康优质的苗种。河蟹育苗场首先选择健康,无病的亲蟹。亲蟹最好选择纯天然的,其次是围网,最差的是池塘养殖的成蟹。河蟹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一为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放养的密度加大,这样容易造成河蟹的营养缺乏,虽然在自身中没有症状表现,但在其的下一代,就很有可能发生。二为了提高河蟹的成活率,河蟹养成期,甚至在育苗期,大量使用药物,尤其是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在河蟹体内大量积蓄,这一类的河蟹如用来繁殖,它们的子代的发病率就会提高,并且治病时,药物的用量就需要加大,所以目前许多育苗场的药物用量越来越大,用药的品种类型也越来越多,就如以前的养鳗业、养鳖业一样,河蟹的养殖将来会发展到用药物浸泡出来。

(二)切断病原体的水平传播途径

就是要求在河蟹从育苗到大眼幼体的培育直到成蟹的养殖过程中,加强管理,给河蟹的生长过程中,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健康生长。

1.改善环境无论是在亲蟹的培育,无节幼体、蚤状幼体还是大眼幼体的培育,甚到仔幼蟹、成蟹养殖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对每一步的培育的设施工具等进行处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即投入使用,这样简单的处理方法,势必给病原生物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建议大家采用化学、物理及生物的方法,共同来改善养殖的环境,所谓化学的方法,就是利用含氯或含溴等消毒剂进行处理,现在消毒剂的种类很多,过去使用的漂白粉、生石灰,如果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那么第二代就是优氯净及强氯精,第三代则是二氯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而第四代就是季胺盐络合碘等。所谓物理方法就是利用沸石粉等吸附物,把水质及底质吸附后进行处理,所谓生物法就是利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转化为有益物质,被河蟹等养殖体利用,化学、物理、生物三方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河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加强养殖培育过程中的管理因为有许多致病因子是在养殖过程中,水环境中有益因子被河蟹所利用后,为了保持生态的平衡,而使得大量的生物滋生。这就要求我们除定期换水外,还必须进行药物处理,因为这时水体中放有养殖品种河蟹。所以要求使用的药物必须是高效,副作用小的药品,最好是药效持久的药品,这样才能保证养殖河蟹的安全性,再结合生物来改善环境,就更加能保证河蟹养殖的成功率。

3.加强河蟹的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前面包括提到的营养缺乏症,无论是垂直传播,还是水平传播,都有可能性,就要求在河蟹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根据河蟹的生长需要尽可能地去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保证河蟹的营养平衡的增加河蟹抗病能力,小麦玉米、野杂鱼,不是不能投喂,但不能以它们为主,只能辅助于配合饲料之后。但在投喂野杂鱼等冰冻的鲜饲料,一定要完全解冻后,用强克101或液体C102等药物浸泡后适当漂洗后再投喂,保证无病原体随食物带入机体。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饲料中加一定量的脱壳素及免疫多糖等物质,这样就更能促进饲料的利用率及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三、疾病发生后的处理:

疾病发生后,不要盲目地进行投医治疗,一定要进行疾病发生前的管理情况,结合当时病蟹的表现症状以及解剖前后的观察情况进行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治疗。经过药物的使用后,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起到作用,一般时间为5~7天。不要为了治病,而盲目地用药,一天一种药甚至几种药,天天换药,这样对河蟹疾病的治疗没有好处。任何疾病的治疗后都要有一个恢复的过程,这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水环境的监控。如果在治疗真菌性及寄生性的疾病后两三天,最好使用一次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这样可以杀灭水体中的细菌及抑制部分病毒,使其不能随寄生性病原体从蟹体药后的伤口浸入机体起到预防病原体的重复感染。

河蟹生长在水体中,影响其生长的因素较多,所以要求"养殖者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养殖水平,这样才能提高养蟹的经济效益。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