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畜禽养殖 > 养牛技术

新生犊牛易得三种病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1脐带炎

脐带炎是指犊牛出生后,脐带断端感染细菌而发生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

1.1症状

新生犊牛急性脐带感染,初期常不被注意,仅见消化不良、下痢。由于脐部化脓、坏死,患犊脐带局部增温,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精神沉郁,弓腰,臌胀,消化不良,瘦弱。检查脐部有蜂窝织炎,脐带断端与其周围组织肿胀,触诊局部疼痛,脐管增大,铅笔粗至手指粗,质地坚硬,如一索状物,断端由于脓性物附着而结痂,除去痂皮,手压可从脐管或脐尿管中挤出污秽浓稠脓汁,具恶臭。肿胀波及周围腹部,脐孔周围形成脓肿。严重者可继发关节炎、肝脓肿等。

临床上常见犊牛脐疝时,脐部也增大,故应予以鉴别。脐疝质地柔软,触摸无痛感,可触摸网胃或真胃,将内容物慢慢送回腹腔内,肿胀消退后,可摸到疝孔。这都是脐带炎所不具有的特点。

1.2预防

1.2.1加强产房消毒卫生工作。对临产母牛应单独置于清洁、干净的产圈内。胎儿产出后,在距腹壁5cm处,用剪刀将脐带剪断,随即将断端浸泡于10%碘酊内1分钟。

1.2.2经常保持犊牛床、圈舍清洁。褥草要勤换,粪便及时清扫,运动场要干燥,定期用1%~2%火碱液消毒。

1.2.3新生犊牛应采用单圈饲养,即一头犊牛一个圈舍,这可避免相互吸吮脐带的机会,防止脐带炎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1.3治疗

1.3.1脐部剪毛,用10%碘酊、硫酸铜粉或高锰酸钾粉涂布。用青霉素80万~160万IU,注射用水20~30ml溶解后,于肿胀部皮下分点注射。

1.3.2已形成脓肿时,应切开排脓,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撒布碘仿磺胺粉,或其它抗生素。

1.3.3对症治疗。对体温升高者可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止败血症发生。

1.3.4青霉素100万~120万IU,一次肌肉注射,日注2次。磺胺―甲氧苄胺嘧啶用量为22mg/kg,每天2次。头孢噻呋用量为2.2mg/kg,每天2次。

2犊牛大肠杆菌病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脱水和酸中毒。通常引起犊牛发病的血清型有O20、O35、O75、O101等,其中以O75致病性最强。

2.1流行

该病主要发生于生后1~3日龄的犊牛,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生。自然感染由病菌污染的饲料、褥草、喂乳用具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也有可能。

2.2症状

2.2.1肠毒血型病犊不见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呈中毒性神经症状,先兴奋,后沉郁,休温稍高、正常和降低,脉率和呼吸增数,不见腹泻,昏迷死亡。

2.2.2败血型出生后3天内发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41℃以上,腹泻者,粪呈淡黄色似打碎鸡蛋汤,腥臭;不腹泻者,粪呈柠檬色,稍干,外附血液。多数于病后1~2天死亡,死亡率80%以上。

2.2.3肠型以腹泻为特征。粪呈粥样或水样,色为黄色、灰白色,内含凝乳块、血丝、血块和气泡,腥臭。肛门失禁,粪便污染后躯,腹痛,多喜卧而不愿站立,脱水、虚脱,1~3天死亡。后期多伴有肺炎。痊愈者,发育缓慢。

剖检无典型病理特征。仅见肠胃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内外膜出血,肝、肾肿大、变性和出现小坏死灶。病程长的病例有关节炎和肺炎病变。

2.3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可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应取未治疗过的犊牛粪便、血液、肝、脾、心肌等进行分离检验。

2.4防治

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常用有等渗葡萄糖氯化钠液、0.9%氯化钠液和林格氏液等,补液量要足。口服补液盐也可应用。为防止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100~150mI。抗生素选用高敏性的药物。庆大霉素1000~15001U/kg,1日3次,肌肉注射;或分别用硫酸新霉素20~30mg/kg、强力霉素1~3mg/kg、金霉素10~30mg/kg,每天分2~3次内服。

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对妊娠后期母牛要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对新生犊牛应及时饲喂初乳;助产时应加强消毒卫生,脐带用5%~10%碘酊浸泡。犊牛床要注意消毒。病犊牛应及时隔离饲喂。

3犊牛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其临床特征是高烧,口腔黏膜烂斑、腹泻、流产和胎儿异常发育。该病可危害犊牛和青年牛,但对新生犊牛危害更大。

3.1流行

病毒在康复牛和病牛中存在,通过眼、鼻、唾液、粪、精液排毒,当污染了饲料、饮水等,即可经口而传染发病。胎儿可经过胎盘感染。根据对该病临床观察流行特点:①以冬、春多见,呈季节性;②发病犊牛与母牛胎次无关;③发病无地区性;④死亡率有的高达100%。

3.2症状

3.2.1早产型犊牛提前1.0~1.5个月产出,有在生后即死或生后1~2天死亡的。能存活者,发育不良。

3.2.2畸形犊牛前肢腕关节,后肢跗关节屈曲,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站立者,四肢弯曲呈佝偻样,行走时,步态蹒跚,共济失调。

3.2.3眼型失明,多为一侧性,患犊眼外观无异常,仅在步行时见颈向一侧弯曲,眼检查时,患眼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3.3诊断

3.3.1临床诊断特征是先天性畸形、失明,抽搐,共济失调,神经症状和稽留热。

3.3.2血清学诊断取病死犊牛母体血清和发病犊牛血清进行IBB病毒中和试验。病牛及母体血清学的检查是该病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另外,要注意与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鼻气管炎鉴别诊断。

3.4防治

无特效疗法,预防是关键。无病牛场,应加强兽医防疫制度,严禁将病牛引入场内,加强公牛检疫,定期对全群牛进行血清学检查,病牛场与健牛场坚决隔离。已感染牛场,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措施,增强病牛抵抗力和对该病的耐受性,病牛群应进行病毒分离,健康牛与血清抗体阳性牛应分场隔离饲养,定期分离筛选。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