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畜禽养殖 > 养牛技术

牛水泡性口炎怎么防治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水泡性传染病。

病原:水泡性口炎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有2个主型和若干亚型。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对常用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2%氢氧化钠或1%甲醛能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毒。

流行特点: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随水泡液和唾液排出,通过健康牛损伤的皮肤粘膜和消化道而感染。因此,污染的饲料、饮水和昆虫叮咬是本病的传播媒介。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季及初秋季节。

症状:病牛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口腔粘膜及鼻镜干燥,舌、唇粘膜上出现米粒大的小水泡,而后彼此融合成蚕豆大的大水泡,内含透明黄色液体。经1~2日后,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鲜红色烂斑。同时大量流涎,呈丝缕状挂满嘴边,病牛采食困难。有的在蹄部和乳房皮肤上也发生水泡。病程1~2星期,转归良好,极少死亡。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及典型水泡病变、流涎等特征性症状,一般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诊断本病应与口蹄疫加以鉴别。

防治诀窍:

预防:主要是消灭蚊等吸血昆虫;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牛舍、用具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发生本病时,应隔离病牛和可疑病牛,封锁疫区,并对污染的场地严格消毒。

治疗本病的治疗只能采用对症疗法。口腔粘膜的烂斑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