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常以腹泻为主要特征。
1.病原本病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为披盖病毒科,瘟病毒属。
2.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牛都有易感性,但以犊牛的易感性高且常出现症状,耐过的牛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急性期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脾脏均含有病毒,口服和注射均可使健康牛感染发病。在自然条件下,羊在传播本病上可能起重要作用,人工接种可使绵羊、羚羊、家兔、仔猪和鹿等动物感染。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及带毒动物。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食入或吸入病毒感染和传播。本病常年发生,以冬春多见,发病率2%~50%,严重病群病死率超过90%。
3.临床症状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持续2~3天,有的还发生第二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鼻镜及口黏膜糜烂,舌面坏死,流涎增多。鼻眼有浆液性、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加快,轻咳,体温下降时出现3~5天的大量腹泻,混有坏死的细胞、组织和血液,粪便恶臭。有的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多发病后1~2周死亡,病死率30%。慢性病牛很少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主见于鼻镜上有糜烂,可连成一片。眼常见有浆液分泌物。在口腔内很少有糜烂,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跛行最明显。皮肤成为皮屑状,多数死于2~6个月后,也有一年以上的。
4.解剖病理改变80%患畜在鼻唇镜及鼻孔有糜烂及浅溃疡。口腔黏膜有溃疡及弥散性坏死。特征损害是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瘤胃黏膜偶尔出血和糜烂,第四胃炎性水肿和糜烂。肠壁水肿、增厚。大小肠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炎症,以及不同程度的溃疡性和坏死性炎症。犊牛有严重小脑发育不全与脑窒积水。蹄部趾间皮肤呈急性糜烂溃疡和坏死。
5.诊断据临床症状和口腔、食道、胃肠的特殊病变,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分离鉴定病毒。
6.防治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预防发生,加强检疫。发生本病,应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病牛康复。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