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雏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较弱,常感染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和曲霉菌病、下痢等疾病,影响雏鸭的成活率,因此要加强对雏鸭疾病的防治,以保证雏鸭健康成长。
1.感冒。多因天气忽冷忽热受风寒或垫草过分潮湿引起,病鸭鼻流清液,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泪等现象。预防雏鸭患感冒必须注意保温,防止突然受寒,保持鸭舍干燥,并及时治疗。其方法有:①每鸭用复方阿斯匹林0.2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连续喂服3天。②每鸭用安基比林0.2-0.5毫升进行肌肉注射。③每鸭用青霉素或链霉素1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连用3天。
2.小鸭病毒性肝炎。本病多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颇高。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抽筋、头向后背,故称为“背脖病”,双脚痉挛性反复噔踢,有时在地上旋转。急性的常看不到明显病状,一出现背脖、蹬脚就死亡。防治方法:病害常发地区,对初生雏鸭最好用免疫母鸭的蛋黄交浆后进行皮下注射,每鸭用0.25-1毫升,可预防本病。如已发病则应迅速注射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每只注射1-1.5毫升,亦可降低死亡率和控制流行。
3.球虫病。主要病症是先拉稀便继而血便。球虫病死亡率很高,对小鸭的危害更大。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尽量避免小鸭食用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一旦发病,应及时下药治疗。防治方法:①可用磺胺六甲基嘧啶按0.1%混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5天。②拌入0.02%的复方新诺明,连喂3-5天。③拌入0.04%的广虫灵,连喂5天。④混入0.01%的杀虫灵或沙洛菌素,连喂6天。⑤混入0.02%的氯苯胍,连喂6天。
4.鸭曲霉菌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气、有时发出干性特殊的“沙哑”声。病鸭死后解剖可见气囊和肺有灰白色小结节,如小米粒状。此种病多发生于南方多雨潮湿地区,严重时雏鸭死亡率可达100%。防治方法:注意防潮,保持鸭舍干燥,绝不可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鸭曲霉菌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一般可用制霉菌素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每次每只鸭用5毫升,连用3天;或用灰黄霉每只鸭用500毫克,每天2次,连用3天,有一定疗效。
5.雏鸭下痢。雏鸭下痢是常见病,消化不良及其它多种疾病所引的下痢,经确诊后应对症上药治疗。对一般下痢症状,在饲料中混入0.03%-0.04%的土霉素或0.02%-0.03%的痢特灵喂服,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