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引起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理特征为浆膜和粘膜上有小点出血,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最急性型往往见不到明显症状,多在吃食时或吃食后突然抽搐、倒地死亡;或突然死于池塘边、放牧路上或夜晚。
急性型为多见,病鸭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停止鸣叫,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眼半开半闭。病鸭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嗉囊内积食或积液,口和鼻流出粘液,呼吸困难,为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粘液,病鸭常摇头,故又称“摇头瘟”。排出腥臭的白色或铜绿色的稀粪,少数病鸭粪中混有血液,还有的两脚瘫痪,不能行走,常在1-3天内死亡。
慢性型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多为急性型转变而来。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关节肿胀,局部发热、疼痛,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而至死亡。
一、加强饲养管理。
防治鸭霍乱,首先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雏鸭、中鸭、成年鸭要分群饲养,不从疫场或疫区引进鸭,引进后应隔离饲养15-30天,确认无病后才能转入场内。周围地区发生疫情后,应停止放牧,并立即接种禽霍乱疫苗;本场发病后,应积极采取封锁、隔离、消毒、治疗等工作。
二、药物治疗。
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鸭霍乱均有良好的防治和治疗效果,常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往往停药后又开始发病死亡。因此,治疗时必须保证足够药量和坚持疗程,即停止发病死亡后,不要立即停药。
磺胺类药物可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恶唑,按混于0.4-0.5%饲料中,或用其钠盐按0.1-0.2%溶于饮水中,连续喂服数日;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按0.05-0.1%混于饲料中喂服。复方新诺明按0.02%混于饲料中喂服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抗生素可用土霉素,每只鸭每天取0.15-0.2克加水稀释后灌服,连用3-5天,可收到良好疗效。或按0.05-1%混于饲料或饮水,连用3-4天,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病鸭注射30000-50000国际单位,每天2-3次。
此外,也可采用喹乙醇治疗,按每公斤30克的剂量拌于饲料中喂服,每天一次,连用3-5天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