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郑州郊区刘某养种鸭2000多只。于2006年1月16日送来病鸭6只。经诊断,疑似鸭大肠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现将发病情况、诊断过程及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据畜主介绍:该鸭场饲养条件简陋,土质地面、平养,饲养密度较大,鸭舍比较潮湿,饲料中玉米有发霉现象。该批鸭已有200日龄左右,在半月前个别鸭出现啄羽、啄肛,异食现象,并产有软壳蛋、沙壳蛋。采食量、饮水量及精神状况未见异常。当时并未在意,并把所产软壳蛋拌入料中进行饲喂,未过几天,鸭群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开始零星死亡。来诊前两天用环丙沙星和利巴韦林治疗,效果不明显。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采食量下降,甚至废绝;拉黄色、黑色或绿色稀粪,个别病鸭肛门周围羽毛上沾有卵清或卵黄样的恶臭稀粪;产蛋量下降,由原来的80%降到65%,孵化率也明显降低;运动障碍,关节肿胀,跛行,个别鸭有脱肛现象。发病后期,病鸭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摸有波动感,穿刺有淡黄色腹水流出,逐渐衰竭死亡。
3剖检变化
肝脏肿大,呈铜色或铜绿色,易碎,脾脏肿大,呈紫黑色。肺脏瘀血、水肿,可见米粒到绿豆大小的黄白色霉菌结节,气囊浑浊,增厚,囊壁上有米粒大小的黄白色霉菌结节,呈圆形,质地坚硬。卵巢出血,部分卵泡破裂,腹腔内混有卵黄样物质,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肠黏膜脱落,肠壁变薄,并有轻微的出血。关节肿胀部有胶冻样物质。
4实验室诊断
4.1直接镜检:①取病鸭肺及气囊上的结节压碎,加一滴生理盐水制成压片,镜检可见分枝状的菌丝体及呈吊珠样排列的圆形孢子。②取病鸭肝脏、脾脏触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有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4.2细菌培养:无菌取病鸭肝脏、脾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和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24小时。发现在麦康凯琼脂上长出玫瑰红色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长出紫黑色菌落(有金属光泽),挑取菌落镜检,发现有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5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
6治疗措施
6.1严格隔离病鸭,对该场用过氧乙酸、菌毒灭轮换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7天。
6.2及时停喂霉变饲料,更换舍内垫料,保持舍内卫生干燥清洁。
6.3大群用制霉菌素拌料,混感康或肠浆速治进行拌料或饮水,并配合多种维生素连用5天。
7治疗效果
用药第2天死亡有所减少,第3天鸭群基本得到控制,至第5天未见死亡,精神好转,采食量开始回升,第7天恢复正常。
8小结与讨论
8.1造成这批种鸭死亡的主要病因是大肠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诱发因素是饲料霉变及鸭舍环境卫生差。因此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饲喂霉变饲料,及时更换圈舍内垫料,定期使用一些保健药物,如:黄芪多糖、强力霉素及多种维生素等。管理环节上要注意保持圈舍、饮水、饲料、料槽及水槽的清洁卫生,控制好水禽的水域卫生,定期消毒。
8.2对于发病鸭群,要及时选用制霉菌素、克霉唑控制霉菌感染;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大肠杆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配合多种维生素和黄芪多糖,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