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一、适宜活拔毛绒的禽种
活拔毛绒的理想禽种是雄性鹅、鸭,产蛋母鹅、母鸭也可利用休产期拔取。每只成年鹅、鸭每年可拔取毛绒8一12次,重0.8~1kg。肉用鹅、鸭,平均饲养8~12个月,出壳后3个月到宰杀前1个月,可拔绒3~6次。
二、拔毛前的准备工作
1.拔毛的前一天将鹅鸭赶到清洁水塘中,让其把羽绒清洗干净。对于全身羽绒污秽、夹带泥砂或胸前有黄锈毛的鹅、鸭,要用清水进行洗刷。
2.拔毛前,需对鹅鸭停食半天,只喂些水,以免拔毛绒时排便频繁,污染毛绒和操作人员的衣服。对浑身毛绒湿透的鹅、鸭,要擦干后再拔取。
3.第一次拔毛的鹅、鸭,拔前可根据鹅体大小每只灌服50度白酒8~12ml,间隔10~15分钟后再拔毛,可减轻拔毛鹅鸭的痛苦。
4.活拔毛绒的场地应选择门窗封闭,光线充足的房屋。地面应打扫干净,铺垫塑料片或纸张,并准备容器盛装拔下的毛绒。
三、拔毛部位
不同部位的鹅、鸭毛,其使用价值是不同的,有的部位虽然可拔,但经济价值不高,而且拔后对鹅、鸭生长不利,营养消耗增加,因此,对于这些部位可不拔或少拔,如翼羽、尾羽。而鹅、鸭的胸部、腹部和体两侧等部位的羽绒多,容易拔,这些部位的羽绒可以多拔;颈下部的羽绒也可以拔,但产量不高;背部的羽毛含绒量少,且鹅、鸭翎毛羽片硬直,羽杆粗壮,轴管长大,主要用来加工羽毛球、羽毛扇、羽毛工艺品和装饰品。因翎毛拔后再长所需时间长,营养消耗大,1年只可拔1~2次。
四、拔毛绒的方法
拔毛者坐在略低于自己小腿高度的凳子上,并用1块近1平方米的布垫于大腿上,一只手抓住鹅、鸭颈上部,用双腿夹住鹅、鸭的头颈与双翅,令鹅、鸭身体朝上,头部向下。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插入毛丛根部,捏紧根部拔取。每次手捏羽绒不能贪多,一撮一撮往下拔,循序渐进,切忌东拔一下,西扯一把。拔毛时要准、快,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利索。拔毛要以顺拔为主,也可能倒拔,但不要垂直拔。一般先拔颈的下部和胸的上部,从左到右,从胸到腹,然后再转向体侧、腿侧和双翅等部位。一般第一次拔毛的鹅、鸭毛孔紧缩,拔时比较费力,所用时间也长一些,以后再拔就容易多了。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5分钟就可拔完1只鹅、鸭。
五、注意事项
1.一次拔取毛片应少,每次2~4根,过多容易拔破皮肤。
2.拔取绒朵时,手指要捏住基部,以免将绒朵拔断,影响质量。
3.遇有未长成熟的血管毛(毛根较粗,呈紫红色或血青色)时,应避开不拔。
4.遇有杂毛(黑、灰等毛)要先将之拔除,再拔取白色毛绒。
5.皮肤拔破后,要涂一点红药水。若拔取的毛绒根部带有肉质,表明鹅、鸭营养不良,应停拔,待喂养肥壮后再拔。
6.拔绒后的鹅、鸭,要适当精喂,以使禽体尽快恢复毛绒生长。拔毛后的鹅、鸭待其翅膀羽毛长齐,全身毛绒丰满密被后,又可重新拔取。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