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鸭隐孢子虫病是危害鸭类的一种寄生虫病,能引起鸭及其他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并发生死亡。对鸭等禽类产生危害的是贝氏隐孢子虫。
1.病原
贝氏隐孢子虫属具球虫目、隐孢科。虫体大小为6.3毫米×5.1毫米,主要寄生于鸭的腔上囊、泄殖腔和呼吸道。隐孢子虫的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卵囊壁光滑,囊壁上有裂缝,无微孔、极粒和孢子囊。每个卵囊含有4个裸露的香蕉形的子孢子和1个残体,残体由1个折光体和一些颗粒组成。
2.流行病学
贝氏隐孢子虫流行最为广泛,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国内许多省市也有鸭及其他家禽发生感染的报道,据有关资料介绍,广州和佛山地区鸭的平均感染率为20%。经调查表明,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的养鸭场,隐孢子虫的感染率明显增高。鸭隐孢子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但以温暖多雨的季节感染率最高。贝氏隐孢子虫的传染源是病禽和带虫禽类排出的卵囊,而这种卵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存活数月,因此鸭等家禽很容易引起感染。贝氏隐孢子虫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感染,从鸭体内分离的贝氏隐孢子虫虫株感染鸡、鸭、鹅、鹌鹑均能引起这些家禽严重发病,致使受感染的家禽出现剧烈的呼吸道症状并发生死亡。隐孢子虫的发育过程与球虫相似,全部生活史需经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发育阶段。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