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畜禽养殖 > 养鸭技术

鸭鹅绦虫病防治措施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1.病原:

绦虫病的病原虫主要是剑带绦虫与膜壳绦虫。这些绦虫都较大,一般长10-30厘米。

2.生活史与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此外淡水螺可作为某些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鸭或鹅吞食了感染的剑水蚤或保虫螺易受感染,在肠内发育成成熟的绦虫。本病严重侵害2周至4月龄的雏禽,温带地区多在春末与夏季发病。

3.症状与病变:

感染严重时,雏禽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成年水禽也可感染,但症状一般较轻。

病禽首先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排出灰白色稀薄粪便,混有白色绦虫节片,食欲减退。到后期完全不吃,烦渴,生长停滞,消瘦,精神委靡,不喜活动,离群,腿无力,向后面坐倒或突然向一侧跌倒,不能起立,一般在发病后的1-5天死亡。

当大量虫体聚集在肠内时,可引起肠管阻塞;虫体代谢产物被吸收时,可出现痉挛,精神沉郁,贫血与渐进性麻痹而死。

4.预防:

不在死水池塘放养水禽,以免与剑水蚤接触。

经常检查,对感染绦虫的鸭、鹅群,应有计划地进行驱虫,以防止散播病原。

幼雏与成年水禽应分开饲养、放养。

5.治疗:

用硫双二氯酚,剂量为200毫克/千克体重,逐只投服,驱虫率可达100%,可使鸭绦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大大下降。

用丙硫苯咪唑,剂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逐只投服,驱虫率可达100%;应用治疗量混料喂服,大群驱虫时,也可获得100%的驱虫效果。

鹅绦虫用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灭绦灵60毫克/千克体重,硫双二氯酚200毫克/千克体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千克体重,分别用少量面粉加水拌和,然后按剂量称取药,做成丸剂,填塞入鹅的咽部,丙硫苯咪唑以片剂投服为宜,驱虫效果可达98%-100%。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