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新疆温宿县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2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

——新疆温宿县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张丽 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刘昊

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攻坚正当时。目前,温宿县各族干部群众按照自治区党委、阿克苏地委的安排部署,抓早抓实,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贫困乡村、贫困群众“飞”的意识和“我要致富”的行动在悄然转变。采访中,我们看到基层贫困群众的思想已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发生了可喜转变,各乡(镇)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详实的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如大力支持贫困户外出务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到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等等。我们相信,这些计划和举措都将给当地群众带来希望。

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崭新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当深度贫困村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将憧憬变成现实时,他们不仅为家庭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且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绣娘”阿斯古丽.木卡西用双手“织”出美好生活?

“妈,我在这边一切都好,后天放假,厂里发工资啦,给你们打过去的钱该花就花。”3月2日中午,刚在公司食堂吃完午饭的阿斯古丽·木卡西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后这样说。自从2017年11月到阿克苏地区华孚纺织厂上班后,每天中午,妈妈的“嘘寒问暖”总是如期而至,而她总是以“都很好”作为回应。

“这里确实一切都很好啊,吃食堂、住楼房、上下班专车接送,每天只工作8小时,一周两次普通话培训,还有文艺活动及联谊会,生活多姿多彩,真的挑不出什么缺点。”这个年轻姑娘的眼眸中闪烁着亮光,能在良好的环境里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她曾经盼望的未来。

阿斯古丽的家在博孜墩柯尔柯孜民族乡博孜墩村,20岁时她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抱枕、手提袋等手工绣品。当把一根根细线通过自己的巧手“编织”成一张张花纹精致的图案、一块块平整细密的布料时,阿斯古丽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每当看见女儿沉浸在针与线的世界里,阿斯古丽的母亲疼爱的目光里总是夹杂着隐隐的内疚——年事已高的她被高血压、心脏病缠身,家中的积蓄一半都用来看病就医,使一家七口陷入贫困,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她不希望孩子们像她那代人一样,祖祖辈辈都在山里,走出去,挣大钱成了她的期盼。

虽然自己没多少文化,但阿斯古丽的父母深知,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可现实问题令他们感到无奈又不甘。已经成人的阿斯古丽自然知道父母的心事。“让哥哥安心放羊务工,妹妹好好上学,我只要学好一门技术,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阿斯古丽语气故作轻松地安慰着家人,可对于未来,她依然十分迷茫。????

好在前方无绝路,希望就在眼前。2017年11月,温宿县在全县各乡(镇)村全面开展整建制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村闲散劳动力外出务工,阿斯古丽便是第二批参加培训中的一员。记者看到,纺织厂内现代化的服装生产线,先进生产设备,良好的食宿环境,让天生就有着“绣娘”气质的阿斯古丽兴奋不已。????

“来这里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学习到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当然,也挣到了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这个工资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我每个月都能给父母和妹妹寄生活费呢!”阿斯古丽笑着说。????

在阿克苏华孚纺织厂内,像阿斯古丽这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出美好生活的人还有很多,她们告别土地,走进工厂,有了稳定的收入,从而带动全家脱贫致富。

产业振兴让村民变工人过上幸福生活

能赚钱养活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向父母伸手要钱,这是最让温宿县托乎拉乡吐格其村小伙凯赛尔·亚森开心的事,如今每个月扣除生活费,上个月给家里寄1000元,这个月寄2000元,今后一个月比一个月寄得多,这才是让他觉得最自豪的事。

“我现在比以前大不一样了,不仅能说简单的普通话,还有能力把自己打扮得超级帅、超级酷,每次回家,很多邻居兄弟们都很羡慕我的变化。”3月5日,凯赛尔高兴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参加工作后的改变。

从闲散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从羡慕别人到被别人羡慕,一次不抱希望的尝试给凯赛尔带来了太多改变。

那时,看到村里周围越来越多和他一样的年青人,陆续走进了纺织工厂,在干净整洁的工厂里工作,领着固定的工资,凯赛尔一度很心动,但是不懂普通话又不懂技术,这让他对新工作心生怯意。好在他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在村里开展的一次访惠聚摸底登记时,他踊跃递交了申请。很快凯赛尔接到了集中培训的通知。

进入纺织厂后,厂里不仅为员工提供食宿,还对像凯赛尔这样不懂技术的员工进行免费培训,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刻苦努力的凯赛尔很快就掌握了工作技能并参与到生产中。

“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曾是农民,有的曾是家庭妇女,但经过自身努力,他们都成为技术骨干了,家里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凯赛尔说,由于认真努力,才工作两个月的他,就被任命为厂里的管理员,以前被人管,现在负责管人,管纪律、管产量及安全生产。

现如今已经成为家里经济支柱的凯赛尔·亚森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我和同事们每次回家都是‘活广告’,亲戚朋友也想像我们一样成为产业工人,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中已有不少人来到阿克苏地区纺织城找工作了。”

  库如力村掀起林下种植蘑菇潮

“房子越住越大,口袋里的钱包越来越鼓,党的政策亚克西!”3月6日,村民阿不都外力·吐尔地一边和邻居们算经济帐,一边忙着烧水沏茶招呼左邻右舍们。

现年31岁的阿不都外力·吐尔地是温宿县托乎拉乡库如力村二组的村民,家有100多亩地,50只羊,夫妻俩的小日子还算惬意。

2014年,村里掀起林下种植蘑菇的新潮,阿不都外力·吐尔地第一个报名。“年青人就应该有勇有谋,特别是对新鲜事务要敢于尝试。”说干就干,阿不都外力卖掉家中的羊子,和妻子专心致志种植林下蘑菇。“白天学技术,晚上学语言。只要真心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阿不都外力说,刚开始学技术,边学边挣钱,刚开始劳动一天收入至少100元,多则150元。

“每天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查看蘑菇的长势,然后根据……”阿不都外力说,出于谨慎第一年他仅种了一个棚做试验,放在自家菜地里,不仅不占地方,小小的棚一年下来就净赚了2万元,不仅如此,夫妻二人还到棚里打工6个月挣了4万元。

算起经济帐,阿不都外力总是逢人便说:“只要肯干就能挣钱,打工是个不错的好办法,学技术还挣钱,简直就是咱老百姓稳打稳赚的好买卖。自己种地收成好、价格好还行;若遇价格不好,一年到头也没不挣到什么钱。”

尝到甜头的阿不都外力,至今已拥有了3个小棚,由于勤劳肯吃苦,如今夫妻二人留在了库如力村蘑菇基地长期打工,变成了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阿不都外力的影响下,村里100多名群众纷纷加入劳务输出的生力大军,打工致富不再是梦想,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路。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