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陕西:“三个帮扶”织密脱贫网眼

84农业网   时间:2018-04-05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

33岁的秦巴山区贫困户鬲扣至今还记得一年前身上背负的那座“大山”。

患肾衰竭4年多,但由于家乡陕西省山阳县医疗水平较差不具备透析条件,鬲扣只能在就医的商洛市中心医院周边租下一间民房生活。妻子辗转于家乡和商洛市区之间,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年幼的女儿,原本就艰辛的日子雪上加霜。

2017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的帮扶下,山阳县医院透析中心开诊。此后,鬲扣回到家乡治病,加上各项健康帮扶政策,他目前只需自费10%的医疗费用。免去了异地就医的辗转与艰辛,生活负担大为减轻。

“其实,我们医院早就购买了5台透析设备,但却没有医生会操作。甚至连安装起搏器、输尿管镜碎石这些在大医院里常见的手术,过去我们也做不了。”山阳县医院院长刘忠良坦言。透析中心建成后,全县60多名以往要去大城市做透析的患者中,已有36人稳定在县医院就诊,其中贫困户就有20人。

因病致贫高发、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智力支持……这些在贫困地带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曾被干部群众视作扶贫路上的“三座大山”。

2017年以来,瞄准这些短板,陕西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构建三个帮扶体系,分别由国企、高校和医疗机构牵头,畅通了优质产业资源、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加快向脱贫一线延伸的渠道,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网眼”正在织密。

国企“合力团”

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初春,驱车行驶在渭北高原的白水县,成片的苹果树向远方延展开去。白水是陕西有名的苹果产业大县,但这里贫困户却大多缺乏技能和资金,无力发展果业,“守着水缸没水喝”。

不只是在白水,地方产业发展造血能力不足、与贫困户自身发展联结度不高,在不少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为破解这一难题,陕西组织93家省属国企和驻陕央企,组成覆盖9个市的9个帮扶“合力团”,发挥国有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管理及信息等方面优势,以产业布局、技术嫁接、资金注入、就业带动等形式助力地方脱贫攻坚。

在白水县盛隆果业公司车间,40余名员工正在分拣线前紧张忙碌。在渭南市国企合力团的项目带动下,这家企业新建了3座冷库和2条生产线,其中1条现代化分拣线已投入使用,带动了包括十余名贫困群众在内的60多名员工就业。

“3个建在贫困村的冷库投产后,将有效减少运输成本让利于群众,并形成新的就业岗位。整个项目预计带动600户贫困户参与生产,户均增收5000元。”对口帮扶的合力团成员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赵万潮说。

因母亲长期卧病,还要供养2个孩子读书,白水县雷牙镇南张村贫困户党文勇日子曾过得十分艰辛。去年他和妻子应聘到盛隆果业公司新投产的分拣线工作,每月合计有5000多元的收入,生活有了很大起色。“过去穷,人家种苹果咱没钱种。等再攒些钱,我也准备种上果树,今后给公司供货!”党文勇说。

2017年下半年,作为对口帮扶渭南市的国企合力团成员之一,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从20余个产业扶贫项目中严格筛选,最终投资2000万元支持白水盛隆果业农品冷链项目。

“传统的国企扶贫多是企业对口包抓一个村,带来一些产业项目,是点对点的帮扶,且贫困户要独自面对市场风险。合力团利用国企资源支持产业发展,更符合经济规律,将贫困户连接在产业链上,既可以抱团抵御风险,也能共享发展成果。”渭南市国资委办公室主任胡涛说。

陕西省国资委受访干部介绍,立足不同贫困地区实际,9个合力团分类施策:汉中合力团4家国企和佛坪县政府共同出资6000万元组建中医药产业投资开发公司,打造集中医药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陕煤集团协同榆林合力团确定14个扶贫项目,预计投资18.1亿元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截至目前,陕西9个国企合力团共对接产业扶贫项目122个,已签约项目28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42万人。

除国企和省属企业外,一些地方国企也加入到合力团帮扶的行列。在白水县康惠果业公司的冷库里,工人们推着一车车打包装箱好的苹果进进出出。史官镇丰乐村的贫困户种智勇也来帮忙。

过去,因为妻子患病,两个女儿上学负担重,种智勇一家日子过得十分“恓惶”。2017年,在惠康果业公司的担保下,他贷款3万元种了8亩果树,还入股到公司,已经拿到了近2000元的分红。“等再过几年果树挂果了,咱也能把贫困帽子甩掉了。”种智勇说。

康惠果业是渭南市属国有企业渭南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支持的龙头企业之一。在渭南农投公司帮助下,康惠果业为24户贫困户担保争取到贷款,资金变股金再入股到企业内,每年贫困户可以获得6%的分红。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让贫困户“看得好病”

陕西全省因病因残致贫33.89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3.26%,属深度贫困群体。但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在贫困县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看得起病、看不好病”较为普遍,不少患大病的贫困户仍需前往大城市就诊,产生沉重的额外负担,有的甚至因此返贫。

针对该问题,陕西省卫计委牵头组织86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110家县级医院,218家二级医院对口帮扶1634个乡镇卫生院,1830家县镇卫生院对口帮扶6120个贫困村卫生室,实现贫困县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全覆盖。

位于秦巴山区的山阳县是陕西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过去,当地医疗水平有限,疑难重症看不了、重大手术做不了。患外耳肿瘤的高坝镇过风楼村贫困户陈爱玲过去每年都要到西安就医,生活负担很重。现在山阳县医院有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入驻的专家团队,在家门口就能治病,解了全家人的燃眉之急。

“贫困地区医疗水平不足,这次我是深有体会了。”正在山阳县医院帮扶的西安交大一附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杨婷说,山阳县医院有一个宫腔镜,但买来之后没有医生会用,她来了之后已经做了两例手术。而在西安的三甲医院,这已经是很常见的手术了。“我们在这儿还做了腹腔镜手术,过去山阳县医院也没有开展过。希望我们离开之后,能把这些技术留下来。”

山阳县医院副院长韦韡说,西安交大一附院对口帮扶山阳县医院的医疗团队每批5人,直接到医院工作半年。近年来,专家团队已经开展讲座200余场,在其手把手指导下,山阳县医院新建10个临床科室,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在7个县区全部为国贫县、其中5个为深度贫困县的商洛市,8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7县区10所县级医院。商洛市卫计局副局长李高志说,8所三级医院共派驻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56人,7个县区均新开设了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精神病科等发展较为滞后的科室,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

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正在成为现实。陕西省卫计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医疗服务队119个,帮助贫困县新建临床专科58个,派出中高级专家750名,诊疗患者36.85万人次,完成各类手术8500例。

高校帮扶引来扶智“活水”

在平利县城关镇药妇沟社区的社区学院里,一年前还不会上网的贫困户屈光艳轻点鼠标打理着自家网店。去年夏天,她在这里接受了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肖国强关于电商营销的课程深入浅出,让她获益匪浅。半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她尝试开了家网店专营平利特产,如今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

“贫困县缺乏高端人才、贫困户缺少脱贫的智力资源,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最大障碍。”平利县教体局局长龙腾海说,高校帮扶引来了摆脱贫困的“智力活水”。去年6月,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挂牌成立,利用这一平台西北大学实施了9期专题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余人。

此外,西北大学附中还与平利中学建立跨地区大教学区,将在教学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说,社区学院通过发挥西北大学自身学科专业优势,让群众思想有人引导,技术有人培训,求知梦有处可圆,致富路有人带领。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科教资源优势,陕西组织省内103所高校与96个有脱贫任务的县区结对,实施“百所高校结对帮扶百县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的“双百工程”,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信息、文化、民生等开展全方位帮扶。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这些高校已指导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44个,开展各类帮扶项目957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或落地实体项目225个,培训培养骨干教师、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2万余人。

商洛市扶贫局总工程师刘果胜、平利县扶贫办副主任周芳等深度贫困地区受访干部认为,三大帮扶体系瞄准产业、智力、医疗三大短板精准施策,织密了发展和民生“网眼”,有利于形成党委政府主推、部门协调推进、社会各方参与、干群携手攻坚的大扶贫格局。他们建议,未来宜进一步将帮扶体系做深做实,增强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使其共享发展成果。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