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浙江乡村用土地召回“回乡人”和“做客人”

84农业网   时间:2018-06-02    作者:佚名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杭州6月2日消息(记者傅炜如)“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我在这头/孩子在那头;乡愁是一片青山和绿水/我在这头/蓝天在那头。”一首乡村振兴版《乡愁》唱出了数十年来乡村人口迁移、乡村衰落呈现空心化,在外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乡村是游子的落叶归根处,乡村振兴,如何让人留的住?理清人与地的关系始终是核心。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宅基地实行“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浙江义乌一直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先行者。2015年3月,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后,义乌大力开展村集体自主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宅基地的自主分配,在农村住房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了进展。

风景不止这里独好。绿水青山环抱下的绍兴柯桥,原本闲置的的农房被激活,重新焕发新生机,还吸引了一大批城里人来“做客”。

“回乡人”返乡建房 老村萌发新生

这几日,义乌佛堂镇坑口村48岁的村民徐登中一直守在村里的工地上,看着自己新房一点点建起来,脸上挂着喜悦和期待。

徐登中一家长期在义乌市区做生意,村里的老宅闲置着,年久失修。“以前房太破旧,想回来也没法住。现在盖起新房后,随时都能回来住了。”

去年11月,坑口村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选位,徐登中拍到了村口位置较好的7号楼,他们家有4个户口,共8间房,现在他和子女的房子都盖在了一起。

近年来,坑口村借着义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东风,在农村更新改造中,开展村级“多规融合”试点,坑口村将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编制了村庄发展一体化规划。

在农村更新改造中,坑口村充分利用原有村庄用地,将4个自然村科学规划整合在一起,不占用耕地。采用低层联立住宅,实现了关键性的一步———“零增地”改造。目前坑口村94户农户原房已基本完成拆除,新房建设正在开展。

2017年11月,坑口村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选位,共收取选位费412万元,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不可或缺的资金。

村支书徐登林说,现在坑口村在人均33平方米宅基地分配面积(资格权)的基础上,每位村民也自愿拿出3平方米由村集体统筹用于发展民宿旅游等项目,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曾经,因为村子太破旧,坑口村不少村民离乡背井,去外闯荡,人气渐薄让村子越发显得残败不堪。如今,外出的村民纷纷返回村里,忙着开工造房子,旧村改造中的坑口村希望在萌发。坑口村28幢269间依山傍水、粉墙黛瓦的浙派民房正拔地而起。

“还是家里好,绿水青山,空气也新鲜!跟老乡们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徐登林笑着说。

在中国农民传统的观念里,房子是安身立命、顶门立户的重要象征。在农村,谁要拆人房子,无异于捅马蜂窝。而农村房屋多占一寸、少建一尺,多年积累的宅基地矛盾也是改革的巨大阻力。

在义乌市北郊北苑街道游览亭村,原本属于违法搭建的房屋,如今有了合法的“身份证”,还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易。

当初在建造房屋时,不少村民把楼顶起坡增高不少,成了违法搭建,这在村里都是违法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违法搭建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2015年3月,义乌从顶层设计中破题,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的规定,类似于这样的轻微违法的情况,在向村集体缴纳20年一次性有偿使用费后,就可以办理不动产权证。凭不动产权证还能以农村住房抵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

新政策立刻得到村民的支持,游览亭村涉及违法建设的全部127户农户都已经与村集体签订《有偿使用合同》。义乌商贸集聚区国土分局副局长周尚志表示,在义乌全市,已经有128个村处理了农村住房历史遗留问题,累计有34592户农户向村集体交纳有偿使用费9.5亿元。

激活闲置农房“做客人”实现乡土梦

以前农村人向往城里,现在城里人都向往乡村。粗茶淡饭、耕田种菜的日子,让有着浓厚乡土情结的城里人羡慕不已。绍兴柯桥平水镇岔路口村的嵋山自然村,让许多人实现了回归乡土的梦。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部分年轻人选择离开故乡,在外打工、创业、居住,嵋山村也渐渐成了“空心村”, 88户人家,只有不到30人留守,基本是60岁以上的老人,嵋山村的农房闲置率超过了60%。

怎样才能唤醒村庄活力,让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了20多年村支书尉瑞庆。今年年初,绍兴市开始在嵋山自然村试点“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将老房子“变废为宝”。

记者在一座正在进行民宿装修的老宅里,见到了民宿投资者陈仁林,这位走南闯北做工程建筑生意的绍兴人说,在外打拼了30余年,一直留恋绍兴的山水,回乡投资是他的梦想,希望有更多人发现家乡的美。

2017年7月,经柯桥区和平水镇政府穿针引线,他与尉瑞庆一拍即合,决定首期租下自然村里的33幢闲置农房,开发高端民宿。此前,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问询,排摸出闲置农房88幢。针对有意愿出租的55户农户,村里统一签订了收储租赁意向协议。除每平方米每年15元至20元的房屋租金外,按照约定,陈仁林还需支付给村集体一笔公共设施使用费。

何时能有回报?“没考虑过。”陈仁林说,回本是细水长流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做法‘抛砖引玉’,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嵋山村投资。”

眼下,嵋山村首批出租的农房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葺着,这项计划也让村民乐得合不拢嘴。33岁的村民郦康在杭州萧山工作,原本他正为家里闲置的农房发愁,现在村里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正好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家里两层3间老屋租了出去,一年可以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

61岁村民郦吉盛家里流转出了两层民房,他告诉记者:“村里帮我们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还帮我们装修好,都不用我们操心。每年还能拿到村里给的钱。”他说,现在时代变了,村里村貌更好了,来的人也多了。

除了闲置的农房外,村里其他闲置资源也被盘活了。岔路口村后的刻石山就被开发成了攀岩项目,吸引游客无数。每位游客的门票收入中提留5元给村里,尉瑞庆保守估计,“按一年6万人次估算,村里一年就有30万。”

“留住乡愁”要承载地方文脉,利用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人。以乡愁为纽带,串联起回乡的人和做客的人,真正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