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湖北黄梅:农业大县“接二连三”闯新路

84农业网   时间:2018-07-24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袁夫稻田场景。(黄轩 摄)

粮食年产量超过5亿公斤,拥有“全国粮食主产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等国字号招牌,黄梅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地位。

一粮独大的背后,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农业如何走出价值链的低端?转型迫在眉睫。

黄梅县委认为,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创新思路、拉高起点,让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才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选择。

如今在黄梅,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遍地开花,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闯出一条新路子。

一粒稻谷蕴含的全产业链

一粒稻谷的价值有多大?7月1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黄梅县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康宏粮油食品公司,找到了答案。

稻谷经过除杂、砻谷、碾白、色选、碎米分离等环节后,由机器人灌装打包成中国驰名商标“二度梅”牌大米,剩余副产品中,原来不值钱的碎米现在以1.4元/公斤的价格卖给相关厂家用于生产生物糖浆,米糠用来提炼稻米保健油,稻壳变废为宝送到生物质发电厂做原料。

稻谷被“吃干榨净”,康宏粮油不断上溯下延产业链,力争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把稻谷种植作为核心。康宏粮油从省农科院引进美香粘等5个优良品种,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模式,发展30万亩连片优质稻示范区,使稻谷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公司每年收购粮食20余万吨,对订单农户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10元的价格收购,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多万元。

二产做足粮油循环文章。在精深加工上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新路,今年新建年产1万吨稻米油深加工项目,粮油资源综合利用率可达99%。

三产紧跟市场脚步走。公司大米过去主要销往珠三角等地,物流成本高。去年“二度梅”大米评为“荆楚好粮油”后,康宏粮油迅速抢占武汉终端市场,进入武商、中百仓储、苏果等超市和放心粮油社区门店。

一产“接二连三”,不断拉宽加长产业链,让老产业焕发新魅力。去年该公司加工粮食及副产品23万吨,销售收入16.84亿元,实现利税3200万元。

像康宏粮油这样的企业,黄梅县共有34家,去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过80亿元。“依托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推动农业生产环节与加工流通环节相融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黄梅县委书记马艳舟说。“全产业链”模式探索,使黄梅农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前年,投资2000万元在小池镇建设的蔬菜育苗工厂,解决了产业链上游的种苗难题,沿江乡镇很多农民从种粮转向种菜,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8万亩。“种蔬菜比种水稻多了20倍的收入。”板桥畈村种菜大户熊军华说。

一株蓝莓背后的创新驱动

有“水果皇后”美誉的蓝莓,在丘陵岗地居多的黄梅县独山镇种植面积极广。“有机肥是从东北原始森林运来的黑土,滴灌系统从以色列引进,防虫药袋与澳大利亚合作制成,从美国请来的技术顾问亨利·桑达一呆就是半个月。”望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蓝莓树,独山镇党委书记马聪非常自豪,“这是农业部批准的小浆果示范基地。”

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改变源于南京一家上市公司老板王天寿。他回乡投资3亿元创办湖北紫玉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在独山镇周柴、枫岭等7个村流转9000亩荒地种植蓝莓。“一棵树产果20公斤,游客采摘每公斤售价100元,一亩蓝莓可产出上万元。”蓝莓基地负责人石峰说,公司投资1.5亿元的黄梅蓝莓加工产业园达产后,鲜果和精加工产品年产值可达30亿元。未来,基地将采用“公司+农户+会员”模式,在黄梅发展零散蓝莓种植面积5万亩,打造“中国蓝莓之乡”。

独山镇蓝莓基地通过“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和旅游观光”的三产融合形式,成为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典型代表。它的成功离不开“全球思维”,黄梅农业着眼全国乃至全球来配置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生产不再受地域限制。

在黄梅县富源葡萄庄园,老板詹国平投资2000多万元建酒厂,在香港红酒协会朋友的引荐下,开出100万元年薪请来法国酿酒师艾云。艾云一年来黄梅两次,一次在四五月份,指导灌溉;一次在11月份,指导酿酒。从种植起步,再向旅游观光、精深加工延伸,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庄园去年综合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农业由单纯的大田作物转向经济作物,由单一的农业种植转向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黄梅县长屈凯军说。

一座生态园折射的理念转变

二月草莓、三月茶花、四月樱花、五月桑葚、六月荷花、七月葡萄……在黄梅县杉木乡邢绣娘生态园,村民都能如数家珍地报出这样一张“好吃好看又好玩”的月历。这样的“三好”农业,正契合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要求。

邢绣娘生态园的主人是邓雄、邓蓓兄妹,他们看好家乡的山水资源,从2014年起在杉木乡12个村流转土地2万亩,投入2亿元打造集特色农业观光、水果采摘、茶叶种植、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形成8景12园。村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资源入股得股金、到企业打工得薪金。去年,有367名在此务工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人均增收8600元,生态园被黄梅县授予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称号。

邢绣娘生态园的实践,展示出农业功能拓展后的“乘数效应”:跳出农业做农业,让农业与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做“乘法”,释放出传统农业难以企及的高效益。

在大河镇西山脚下,停靠稻田中间的火车车箱是餐厅和客房,不远处是一排排小木屋民宿,在乡村显得格外静谧,这里便是“袁夫稻田”。去年,袁勇刚回乡流转530亩土地,打造这块以古法种植、健康民宿、生态观光为特色的综合性农田,仅向日葵基地就引来6万余游客,每年可为当地百姓增收300万元。“火车上的客房,需提前两个月预订。”紧跟新业态,袁勇刚尝到了甜头。

李柳军是从苦竹乡油铺街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所创办的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去年,他回乡联合村民成立湖北青山绿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对油铺街村实行整村生态开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一期建设项目初见成效。今年夏天百亩荷花迎风绽放,满园莲蓬清香袭人,油铺街村首度出现游客的身影。公司负责人蒋劲松说,“已流转土地1300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生态果园、五彩花园、健康中药园、绿色蔬菜园。”

牵手“农业+”,黄梅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该县提出,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