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300余头“生态牛”带动近百贫困户增收

84农业网   时间:2018-08-31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日报

8月29日下午,雨过天晴,在澄迈县金江镇帮冲河岭,一群黄牛悠然地咀嚼着青草,金江镇龙坡村山内坡村民小组村民、澄迈慧牛小黄牛第二养殖基地负责人李传炳手持竹竿紧随其后,不时发出“吁、吁”的吆喝声,驱赶着牛群快点“回家”。

从2015年开始返乡创业,3年时间,李传炳在帮冲河岭上130亩荒坡搭牛棚、种牧草,如今已养起了300余头黄牛,成长为一名“养牛达人”。“通过精细管理和打造‘生态牌’,我们生产的牛肉价格好、效益高。”李传炳说,发展黄牛养殖产业不仅解决了当地10多名五保户、家庭困难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84户贫困户共同增收、齐心脱贫。

返乡创业,坚定不移搞养殖

走进位于帮冲河岭的澄迈慧牛小黄牛第二养殖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敞的水泥棚和高大的红色割草机,仔细一看,照明灯、水井等设施一应俱全。

“3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模样。”李传炳2005年毕业后,创办过旅游咨询公司、做过汽修工、卖过太阳能热水器。2015年7月,事业上小有成就的李传炳决心回乡养黄牛,可没干多久,艰苦的环境便给了满怀创业热情的他浇了一盆冷水。

“养殖基地起初没有通水电,我们只能在附近的渠道截留雨水养牛,连接汽车的蓄电池用于场地照明。”李传炳还记得,彼时为了填满养殖场塌陷的土坑,自己和家人扛着数十袋水泥连夜施工,累得腰腿酸软。而一到深夜,养殖场周边的虫兽叫声此起彼伏,令独自守在工棚内的李传炳不敢入睡,只能坚持睁眼到天亮。

“许多生意伙伴、亲朋好友看到我如此辛苦,纷纷劝我放弃,回到城市生活。”可李传炳听不进去,“我不服输,既然回来,就一定要把这份事业做下去。”于是,他操起镰刀劈开杂草灌木,在发展黄牛养殖的道路上坚定迈步。

抱团发展,精心养殖“生态牛”

如今,割草仍是李传炳的主要工作,但他割下来的不再是杂草灌木,而是用于饲喂荷斯坦奶牛的高品质牧草,“给我们的本地黄牛尝尝‘洋餐’,它们就能多长膘,身体也好。”李传炳笑道。

李传炳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去年开始,自己和澄迈返乡创业大学生蔡於旭等人共同合作,精心养殖生态黄牛,通过打造“慧牛”品牌、开设专卖店等方式,将牛肉卖出了每斤65元的好价格。

“高价牛肉物有所值。”蔡於旭介绍,每头进入养殖基地的黄牛,都要先在澄迈县瑞溪镇进行至少15天的饲养以隔离病害;每天牛群都会被赶出牛棚,到山林中饮山泉、吃野草,以满足当下健康、绿色的饮食消费需求。今年6月,基地还联合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研究符合黄牛食用的“营养餐”,即通过对玉米豆粕、米糠等口粮的精确配比,促进黄牛健康、快速育肥。

拓宽产业链,助更多百姓增收

在李传炳的养殖基地内,就业的大多都是来自全县各地的五保户和家庭困难户。“在这养牛,每个月能挣2500元工资,比过去在家乡种植瓜菜一年的收入还多。” 在养殖基地务工的永发镇永灵村村民赵子君说,等还完家中欠款,自己也想尝试着搭棚养牛,改善生活。

李传炳说,目前,养殖基地已经吸纳了84户贫困户,定期给他们发放分红,加强技术指导,但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我们将从定安县龙湖镇的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引入猪肚菇,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增收脱贫。”

具体如何操作,李传炳的心中早有答案:黄牛吃剩的草根,可混合牛粪等制成菌包,供猪肚菇生长,而生产出的猪肚菇除了每斤能卖至十七八元,剩余的杂料也能供黄牛食用。“这样一来,‘短平快’的食用菌不仅能给周期较长的养牛产业进行补充,也能使得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闭合,突出‘慧牛’品牌原生态、绿色的特质。”

“返乡创业不仅要‘独善其身’,有能力者更应该带富一方。”如今,澄迈返乡创业青年群体逐渐壮大,作为其中一员,李传炳希望与更多人能够“强强联合”,把事业做大做好,让更多家乡人受益。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