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9-18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人才兴乡村旺
——贵州省六盘水市做足“第一资源”大文章
本报记者 刘久锋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进入新时代的贵州乡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近年来,因“三线建设”成长起来的六盘水市一直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着力在抓引进、重培养,创机制、增活力,优环境、促开发等方面下功夫,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人杰地灵:两位全国十佳农民出自同一个市
“我曾经以煤炭起家,深知煤炭产业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有多严重。”昔日“煤老板”,如今的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深谙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
2012年,有心回报桑梓的陶正学决定转型——从热门的煤炭转到冷门的农业。
凭着对家乡的了解和多年的经营经验,陶正学敏锐察觉到穷就穷在一个“散”字上:资源散、资金散、思路散,必须找条纽带把村里有限的“山、水、地、人、钱”串起来。
这条纽带就是“股份制”。陶正学开始在娘娘山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通过“三变”,村里的生产要素由“散”到“统”,村民通过“入股”也可获得三份收入:务工收入、土地租金、按股返利。
依山就势,创新发展,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在他的家乡舍烹村徐徐展开。
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让闲置的荒山、河流、洞穴、深沟变成了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水上乐园和游客接待中心,“沉睡”了亿万年的资源开始造福人类。3年多来,普古乡舍烹等8个村的农业、旅游等资源转变成了资产优势,2220户5455位农民成为专业合作社的股东,1161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精准脱贫。
曾经贫穷的舍烹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镇”,成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发源地之一,诞生了联合附近八个村庄、一个合作社的娘娘山联村,陶正学也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
不远处的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在全国十佳农民、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带领下,特色养殖、酿酒、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也让周边的村寨甚是羡慕。
“一家富不是富。”岩博村向上级党组织申请,与相邻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抱团成立岩博联村党委,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在酒香四溢的岩博酒厂,记者碰到了正在包装线上工作的沈米术。这个48岁的鱼纳村村民,因为“联村”,被招聘进入了厂里工作。相较于之前守着自己的“一亩二分田”混日子,现在每个月1800元的基本工资,还包吃包住,让她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了。
因为“联村”,打破了区域壁垒,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的村民也能“搭车”岩博,寻找到新的挣钱机会。同时,围绕着岩博,两个村还正在谋划互补产业,重新拾起了产业振兴的信心。
深耕乡土:本地人才发挥主体作用
实现乡村振兴,除了吸引外来人才,更重要的是发挥乡土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
在六盘水采访,当地人总会提到引以为豪的一种水果:刺梨。昔日毫不起眼的带刺小果子,如今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黄金果”。这一切的变化源于一个叫陈林的当地人的带动。
陈林从六盘水农校毕业后回乡从事农业,一心想要改善当地经济状况的他,发现刺梨耐旱、耐涝,抗病虫,适宜在当地种植。
于是陈林开始小范围种植刺梨进行示范,2009年,贵州遇上了特大干旱气象灾害,当年的玉米基本上没有收成,反而刺梨挂果情况非常好,于是更加坚定了陈林推广刺梨产业的信心。
2011年,陈林成立了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排当地就业人员200余人,解决剩余劳动力200多人。随后借助政府和银行贷款的扶持,企业越做越大,销售范围扩大到云南和贵州两省。
如今,刺梨产业已经成为贵州森林生态的一个大项目,天刺力公司自有的4万亩基地带动了8700多农户种植,其中贫困户有2700家。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再到现在带领农户致富的企业家,陈林是万千新“三农”实践者中的优秀代表。
“外来和尚好念经,一味地引进外来人才看似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策,但却忽略了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这种观念是一种偏失的观念。我们更应当发挥本地乡村能人,农村人才的作用。”六盘水市农委机关党委书记胡代春说。
水城县泽能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国能是地地道道的当地人,过去长期在外面做生意。2010年,杜国能回村建起了红心猕猴桃基地,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选择回乡发展,不仅仅是思乡情节,更多的是想帮家乡的群众一起致富。”杜国能说。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杜国能意识到,与其到外面去请专家来指导,不如培养本地的“土专家”更实在。
“一些乡村能人学历不高,但他们往往有一技之长。这种能人在乡村常常有较高的威信,对乡村也有深厚的感情。发现这些乡土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杜国能说。
如今在杜国能的猕猴桃基地,本土的技术能人就有7个,他们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资源更加熟悉,对猕猴桃的管护形成了一整套本地化的操作规程,确保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下好先手棋:培养一支优秀的农村人才队伍
据资料显示: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8万人,其中,获得颁发证书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仅为600人,占总培训人数6%不到。其中培训模式缺“地气”、缺乏优质培育对象等成为农村人才振兴的掣肘。
贵州省农委人事处副调研员高宏伟认为,目前乡村在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个是存量劳动者素质偏低;其次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此外,人才返乡在土地、户籍、医保、社保等制度方面的机制不畅阻碍了乡村人才发展。
“乡村振兴还应实施人才协同战略,系统解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后的现状。”在高宏伟看来,一方面,要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坚持以培养当地农民人才为主,加快实现由简单“办班”向系统“育人”转变。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着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振兴。而六盘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继续下好‘变’这一先手棋。”胡代春说。
为此,今年年初,六盘水市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试图通过加大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以科研项目合作、新产品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等为载体柔性引进农业高端人才,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促进农业科技人才逐年增加,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六盘水市将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300人,同时以省市农业龙头企业核心、专业合作社纽带、家庭农场为突破,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3000人,以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青壮年、返乡创业农民工为对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培训农村绣娘、电商、家政、旅游等农村实用人才5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万人,每个行政村有两名以上技能示范带头人。
短评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只有多措并举,破解人才瓶颈,充分发挥人才潜能,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作为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已经成为贵州西部城市群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而在破题“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中,六盘水正用发生在乡村的巨大变化,证明着自身路径的有效性。
育树成荫,带领成群。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回乡发展。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多的返乡人才,有乡愁、有知识、懂技术、懂管理的职业农民,在乡村广阔的田地里施展所长,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数量由最初的少数发展到成群成片,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人才回归,政策导向。要培养“一懂两爱”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就要加大乡村振兴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加强培训学习、结对包联帮带、完善考核机制等方式,不断激发活力,提升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示范带动小农户发展。在多方政策支持下,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创业创新人才队伍渐成气候,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批批优秀的职业农民回乡贡献自己,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大批职业农民的鼎力相助下,乡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振兴计划指日可待。
相关标签:贵州农业新闻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