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12-25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日报
地处大别山区腹地的安徽省潜山市,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这里曾诞生安庆地区首个农村党组织,这里也曾留下刘邓大军战斗过的印记。近年来,潜山市在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旅游、电商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建立扶贫驿站,为部分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脱贫路径。
盘活资源,好风景“淌金”
12月1日上午,在梅城镇潘铺村的潘铺生态农庄内,62岁贫困户李成送正在给果树整地。“每天从家来农庄上班,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方便得很!事情又不重。 ”看到刚刚到账的短信,老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上个月他的工资就超过了2000元。
过去,靠自己耕作6亩田地,老李一年只能收入5000多块,加上妻子治病开支大,全家只能刚刚填饱肚子。如今,仅仅是将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农庄,老李家每年就有3600元的收入,加上务工工资,去年赚了3万多元的老李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距离天柱山不过10余公里,集采摘、垂钓、观景、餐饮等为一体的潘铺生态农庄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 “农庄的面积不断扩大、观光项目不断增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去年我们农庄就获得了40余万元的政策奖补资金,大大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潘铺生态农庄负责人朱先红介绍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旺,农庄去年游客接待量达到约10万人次。目前潘铺生态农庄带动了24户贫困户长期在此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潘铺生态农庄还只是我市开展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立足每个乡村不同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交通区位,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并以此为契机引导贫困户就业、创业。 ”潜山市扶贫办副主任江林介绍,在水吼镇马潭村,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该村开展白马潭漂流项目,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20余户(其中贫困户6户),并吸纳百余名贫困人口担任筏工、景区讲解员等工作。而在以生产“古陶”闻名的痘姆乡,则将陶瓷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融入旅游空间,发展集特色展示、农业观光、陶艺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截至今年10月,潜山市旅游总收入达75亿元,旅游产业扶贫带动近3000户贫困户增收。
电商进村,山货变山珍
一边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农家土特产,一边堆放着整齐的待发包裹,11月30日下午记者走进潜山市黄铺镇云峰村电商服务站时,负责人朱庆峰正忙着将村民们送来的各类农产品打包。水萩粑、竹笋干、土鸡蛋……下午5点,老朱开着小货车把这些新鲜农土特产送到镇里的快递站。 “今天又发了30多单,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个数字都得翻倍,基本上都不愁销。 ”老朱乐呵呵地说。
2015年7月,朱庆峰成为村级电商服务站合伙人,依托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平台,朱庆峰尝试着把自家养殖场的土鸡、土鸡蛋放上网销售,很快一销而空。看到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适逢脱贫攻坚工作的展开,同时担任村干部的朱庆峰尝试着带领贫困户走土鸡养殖、网上销售的路子。为了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老朱以包鸡苗、包技术、包销售的方式鼓励贫困户跟着自己一起干。
目前,云峰村已有18户贫困户在朱庆峰的带动下发展起了土鸡养殖,也是电商服务站最稳定的供货方,张湾组贫困户王金结就是其中一户。“今年养了500只土鸡,光是卖鸡蛋和鸡就赚了2万多块。效益这么好,离不开电商的‘帮忙’! ”王金结给记者算了笔账,一只土鸡蛋拿到本地市场卖,只能卖个七八毛钱,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一只价格可达1.2元左右,价格提高不说,还不费人力、渠道稳定。靠着养鸡,去年王金结不仅顺利脱了贫,还被评为黄铺镇的“脱贫之星”。
2016年以来,潜山市连续3年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中设立电商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开网店、电商扶贫培训、贫困村组建电子商务公司、电商企业安排就业等方面给予资金奖补,以政策引领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员增收。截至今年10月,潜山市组织电商企业、电商服务站点通过发展种养业、就业用工、代销代购等,带动贫困户1421户、4875人增收。
开通驿站,“家门口”就业
从潜山市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约1个半小时,方能到塔畈乡西河村。西河村山高岭大,交通不便,群众发展产业的难度很大。2014年全村的贫困发生率为34.6%,是潜山市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11月30日,记者赶到这里时,驻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陈俭正在王屋组贫困户彭五梅家走访。彭五梅的丈夫已经去世,女儿患有罕见的肝豆病,长期需要人照顾,家庭贫困。 “多亏了陈队长,今年我在家门口上起了班,如今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我这脱贫的信心也更足了! ”彭五梅提到的“家门口上班”地点,正是今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争取下,村里不久前新建的就业扶贫车间。做雨具加工每月可获得近2000元的收入,还能兼顾照料家里,彭五梅很知足。如今在西河村,和彭五梅一样,在扶贫车间务工的贫困户有近20人。
“20分钟就业圈让一部分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群众有一个稳定就业的机会。预计今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58%,拟于今年村出列。 ”陈俭高兴地说。
“有了就业扶贫驿站,我可以领料回家做鞋,每月做鞋500多双、挣1200元贴补家用,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挣钱养家,真的挺好! ”余井镇黄岭村贫困妇女吴金香告诉记者,丈夫患有肠癌,腰间时刻悬挂着引流袋,需要她片刻不离地贴身照顾,就业扶贫驿站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希望。通过就业扶贫驿站,本村及邻村的留守妇女编织手工鞋,从最初单一的毛线鞋发展到宝宝鞋、虎头鞋、千层底等多个品种,带动了23名贫困妇女就业,创收80余万元。
一人就业让一家脱贫。近年来,潜山市坚持“围绕产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原则,已建设就业扶贫驿站20个,认定就业扶贫基地60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324家,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关键在稳就业,根本在强产业。 ”江林告诉记者,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潜山市综合运用产业、就业、旅游、教育、健康、光伏、电商和易地搬迁等多种举措,全力确保今年完成2.4万人脱贫、30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减贫目标,努力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记者手记·
地处大别山连片贫困区,潜山市也存在产品走不出、产业发展难的问题。既要靠山吃山,又要避免走牺牲环境、简单变卖资源、最后“坐吃山空”的老路。潜山市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寻找比较优势,通过规范引领和政策、资金杠杆培育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走上了一条既保有绿水青山又能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的脱贫之路。
相关标签:安徽农业新闻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