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12-28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最频繁的蓄洪区之一,从1952年建成到2007年最近一次的使用,安徽阜南县濛洼蓄洪区55年间蓄洪15次,为保障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也正是由于频繁蓄洪,15.4万人不得挤在地势较高的庄台上。路窄、屋破、人穷,环境脏乱差,这里的贫困发生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
“反正洪水一来都冲掉”,在洪水的威胁下,濛洼人似乎习惯了这样的修修补补,凑合过了许多年,扶贫也成为一些人潜意识中的“等靠要”。
“濛洼是蓄洪区,就应该靠国家政策来摘掉穷帽子。”濛洼一些干部群众穷得“理直气壮”。
“不能再等了!”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对这样的“穷道理”不以为然:“蓄洪区虽然是国家调度的,但濛洼群众是阜南乡亲。不靠自己干,还要多久才能脱贫? ”
搬家:雷厉风行搞“五化” 老庄台告别脏乱差
庄台,这种行蓄洪区特有的居住形态,也是濛洼人的保命地。
“就像脸盆倒扣在地上。蓄洪时,老百姓就住在高高的盆底顶上。”崔黎这样比喻。
人均占地面积不足23平方米,庄台内房挨房、楼挤楼,过道常常只有一人宽。进出庄台的“主干道”仅能勉强通过一辆三轮车,120、110、119统统开不进庄台;庄台上的人家几乎从不翻新房子、买大件家具。年轻人在外打工挣到钱的,都想着在别处安家。
这里没有公共厕所和污水管网,庄台四周沟塘里常年是腥臭难闻的气味。
怎么办?必须搬!
2018年,阜南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投入8亿多元,对全部庄台人居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首先对部分超容量居住群众进行拆迁安置,腾出空间为每个庄台打通一条路,120、110、119车可以上庄台,庄台群众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接着在濛洼131个庄台6个保庄圩全面实施“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五化”整治,实施“一条文明路、一个小广场、一口干净塘、一块文化墙”“四个一”建设。
经过整治,濛洼蓄洪区变化惊人:1.9万多超容量居住在庄台的群众,被拆迁安置到附近保庄圩内集镇周边。12月20日,全部131个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工程完工,台顶修通了双向通行的公路,安装了路灯,建起村民广场,污水管网连通家家户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庄子里干净了,自己家里更要清清爽爽。”曹集镇西田坡庄台居民焦奎嫚将家里打扫了很多遍。庄台改造后,她和丈夫拿出一年的收入把庄台上的毛坯房装修了一番,还添置了冰箱、空调等新家电,“每天校车开到家门口来接送孩子,真是太方便了。”焦奎嫚说。
驯水:特色产业将蓄洪区劣势变优
安居之后还要能乐业,必须驯服洪水,发展优势产业。
经过反复调研,阜南县政府决定在濛洼发展适应性农业和特色旅游休闲产业。在当地干部的积极奔走下,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成为适应性农业的“龙头”。目前濛洼的土地流转率已超过40%,芡实、莲藕、杞柳、龙虾种养等适应性产业的发展,已经带动当地20%左右的群众创业就业,亩均效益4000元以上。
蓄洪时“水进人退”,蓄洪后“水退人进”,濛洼人与洪水进行了“拉锯战”。转变发展思路后,水资源却成为濛洼发展的特殊优势。郜台乡宋台村村民张朝玲在郜台乡流转2000多亩土地种植杞柳,并创办德润工艺品公司,主营柳编产品加工出口,一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在家乡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在外打工的农民陆陆续续从外地回到濛洼。
扶志更扶智:干部示范群众追随
出生在王家坝闸旁边的王红亮,小时候多次有死里逃生的经历。像他这样的濛洼人从亲身经历中发现,任何努力都很可能因为一场大水而成为泡影,因此他们对生活的憧憬仅剩下最低的要求。
怎么办?阜南县委经过认真研究后,做出决策:让群众带动群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2015年,政府开展了‘接你回家’活动,宣讲创业的好政策,当时我就动了心。”王红亮说,他带着打工多年的积蓄和制作箱包的技术,回到濛洼王家坝,开办了当地第一家工厂。第二年厂子就开始盈利了,工人们的平均收入都在三四千元。
身边人富了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就像一棵树晃动另一棵树。此后,王家坝上的小服装厂、家庭作坊陆续开了起来。
靠水吃水,发展适应性农业,一些群众有危难情绪:“我们没种(养)过,亏本了怎么办?”
怎么办?县委提出:干部带头干。
90后的赵鹏军在王家坝镇扶贫办工作。2018年春麦收后,赵鹏军来到当地的贫困村和谐村,承包了100亩土地搞稻虾共养。今年夏天,他的小龙虾每斤卖到35元到40元,每亩纯利润在两三千元。
“我原本还想今年扩大承包到300亩,没想到周边的水田都被别人承包了。”小赵说,他的成功像一个“广告”,周边群众都纷纷行动起来了。
扶志还需扶智——天赐制衣厂是曹集镇的“扶贫车间”,新招工人可享受培训补贴、贫困户在培训期间还可享受生活交通补贴。工人李丽从没干过缝纫活,工厂招工时,她很有顾虑。厂长苗春红找人教她,结果一个晚上她就学会了,第二天就挣了七十元。示范效应让原本观望的群众逐渐聚集到工厂里学手艺,村里务工上进的村民越来越多。
有志,人就有力量了。濛洼的干群已吹响了决战深度贫困的冲锋号。
“阜南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计划在2019年脱贫摘帽,濛洼蓄洪区在承担国家防总直接调度蓄洪这一‘国家使命’的同时,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崔黎说。
相关标签:阜南县农业新闻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