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蔬菜种植 > 豇豆种植技术

蔬菜虫害--豇豆荚螟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学名MarucatestulalisGeyer,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豇豆螟、豇豆蛀野螟、豆荚野螟、豆野螟、豆荚螟、豆螟蛾、豆卷叶螟、大豆卷叶螟、大豆螟蛾。

分布:北起吉林、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山东受害重。

寄主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蚕豆、大豆、菜用大豆(毛豆)、四棱豆、刀豆等。

为害特点幼虫为害豆叶、花及豆荚,常卷叶为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严重受害区,蛀荚率达70%以上。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3mm,翅展24~26mm,暗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状纹。

卵:0.6×0.4mm,扁平,椭圆形,淡绿色,表面具六角形网状纹。老熟幼虫:体长约18mm,体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个,前列4个,各具2根刚毛,后列2个无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具同样毛片6个,但各自只1根刚毛。蛹:长13mm,黄褐色。头顶突出,复眼红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见到成虫前翅的透明斑。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年发生3~4代,华中地区4~5代,华南地区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为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荚、花蕾和叶柄上,卵期2~3天。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荚脱落。3龄后蛀入荚内食害豆粒,每荚1头幼虫,少数2~3头,被害荚在雨后常腐烂。幼虫亦常吐丝缀叶为害。幼虫期8~10天。老熟幼虫在叶背主脉两侧做茧化蛹,亦可吐丝下落土表或落叶中结茧化蛹。蛹期4~10天。豇豆荚螟对温度适应范围广,7~31℃都能发育,但最适温为28℃,相对湿度为80%~85%。

防治方法(1)提倡使用防虫网防治豆野螟。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2)在豆田架设黑光灯或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3)进行测报,选用代表性的豆田或豇豆田1块,从始花期查100朵花,当卵高峰后5~6天或1龄幼虫高峰后2~3天进人防治适期,当花蕾受害率达10%或百花有虫15头,应马上进行药剂防治,做到早治、治花不治荚。(4)生物防治:在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施用白僵菌粉剂,667平方米用1.5kg加细土4.5kg撒施。也可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5)药剂防治:菜豆、豇豆现蕾开花后及时喷洒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倍液、0.6%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500倍液、10%溴虫腈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10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或40%灭虫清乳油每亩30ml,对水50~60kg、5%锐劲特胶悬剂25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