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辽宁省盘锦市:补齐污水处理短板

84农业网   时间:2018-10-14    作者:胡婧怡 何 勇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按: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底色。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很不平衡,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等现象在一些地区比较严重,因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最突出的矛盾。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地纷纷从村民身边事入手,清运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及废弃物……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目前,各地的人居环境整治进展如何,如何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探索出哪些实用有效的“高招”,还有哪些待解的问题?近期本报记者深入乡村,近距离观察乡村人居环境变化,求解答案。

寒露过后,气温日渐降低。坐在自家落地窗前,盘锦市大洼区曾家村村民孙艳春对夏天时窗外池塘里雨打荷花的美景记忆犹新。

“早两年,这里还是个臭坑塘,夏天蚊蝇滋生,咱家连门窗都不敢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孙艳春不禁挥手,仿佛要挥去眼前恼人的蚊虫。

“现在多少人羡慕咱,守着荷花塘,算个湖景房嘞!”孙艳春家的转机得益于盘锦从2016年起开始推行的乡村污水处理工程。

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补齐农村生活品质短板,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在不断提升。

因地制宜,小设施改变大环境

孙艳春家门前的荷花塘可不仅仅只是一处观赏景观。在荷花塘的观景台下方,埋着一个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曾家村400多户居民的生活污水都集中在这处理,日处理能力可达100立方米。

“每户居民的厕所污水和厨房污水分别经过化粪池和隔油池,进入污水收集支管、主管,再通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最终排放水质可达到一级B的标准。”盘锦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主任尹海介绍,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的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用于农田灌溉等。

不同于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集中处理,通过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盘锦的乡村污水在村内就可完成处理和循环。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村屯分散,单个村屯的污水产生量少,管网铺设的成本要远高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必须有专业人员值守、维护,农村难以实现。

“乡村污水处理,各村因地制宜。离镇里近的中心村污水管网并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离得远的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尹海说,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可根据村屯大小进行选择,自动化的设计也免去了运行管理的问题,处理后的出水直接通过氧化塘或边沟进入自然水体循环。孙艳春家门前的荷花塘其实就是氧化塘,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联通,既是对出水的再生回用,又是利用塘内的水生物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生态净化处理。

“门口这个大坑,打我出生起就形成了,各家的垃圾、泔水、尿盆没处倒就都倒在这里,谁经过都得捂着鼻子小跑。现在村民乘凉休闲都来这里,亭子里下象棋的一整天都不愿走。”家门口的变化,孙艳春看得一清二楚。

2017年底,盘锦市又制定了《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建立项目日调度和经常性指导督导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盘锦市共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7座,按照人均1至3平方米标准新建生态氧化塘511处,安装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87套,铺设污水收集管网812.74公里,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68.09万吨/年,农村污水四处流、坑塘水沟臭气熏天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转变观念,村民享受宜居生活

大洼区石庙子村的高红一家装修一新,原来放杂物的一间房开辟出来铺上了彩色瓷砖,兼备厕所和淋浴间的功能。2016年,石庙子村建成污水处理体系,有了下水管道,让村民在室内修厕所、浴室都成为可能。

“过去没有条件,农村厕所都在室外。冬天夜里冷出不去门,家家都得在屋里备个尿盆。”石庙子村党支部副书记于葆兴说,建设乡村污水处理体系,也是为了解决几千年来农村上厕所的问题。可即便如此,村民们多少都在犹豫。“其实越是年龄大的老人,越需要室内厕所,但也恰恰是他们观念难转变,觉得厕所味大,怎么能往家里放?!”

盘锦市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原则。村两委成员、区环保局成员、施工公司成员提前进入村里做宣传协调,尽可能减少破土施工对村民菜园蔬菜造成损失。

“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真的好,群众才相信。”辽宁华孚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贵成说,为了保障污水处理体系的长期运行,污水处理设施或氧化塘在设计时一般要选在村里地势低洼的地带,让污水通过管线的坡降自然汇聚到一起。“坡降角度不够,容易形成倒灌;管线埋深不够,北方冬天则会上冻。这些细节问题都会影响群众的实际体验,如果质量关不把住,伤了一个村民的心,一传十,十传百,影响的可能就是整个乡村民生工程的开展。”

“2014年,盘锦就开始建设宜居乡村工程。有了之前垃圾清理、道路建设、燃气取暖等工程在群众心里打下的基础,再做工作才相对容易些。”于葆兴说。

“家里有80多岁的老人,厕所安在室内,方便又安全。”石庙子村村民刘志彩说。“过去旱厕个把月就得自己清理,现在每家的化粪池有1立方米,用一年多也不成问题,需要清理时打电话叫吸粪车来就行。”

目前,结合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盘锦市已累计帮助103个行政村26182户居民实现了“厕所革命”,用上了室内水冲厕所。“污水集中处理的管网建设是基础,但村民观念、房屋原有结构不合适、农民不愿花钱等仍是制约厕所入室的因素。通过示范引领,这项工程还将更多地惠及群众的实际生活。”尹海说。

振奋精神,乡村产业稳步发展

孙艳春烧得一手好菜。2016年,曾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一直在外打工的他回家办起了民宿。“以前,这事想都不敢想,对着臭坑塘,厕所、洗澡都在屋外,一出门垃圾袋满天飞,谁家一泼泔水,鸡鸭溜达着全凑过来,城里人谁爱来这啊?”

这几年,宜居乡村工程给盘锦农村带来飞速的变化,干净整洁的街道,圈养起来的畜禽,更加清洁方便的天然气……“在外打工,每次回家都变个样。2016年,眼瞅着厕所也进了屋,村里生活比起城里一点不差,赶上政府鼓励回乡创业办民宿,一户补贴4万元,我便果断回来了。”自己当老板,孙艳春满是幸福,“一边能看看田地,一边能照顾生意,最重要的是有时间陪我小孙子了!”

环境好了,来村里休闲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逐渐转化成乡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综合优势,认养农业、民宿产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的在盘锦蓬勃发展起来。每逢“五一”“十一”旅游旺季,孙艳春家的房间都是爆满,他和妻子不得不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在后院搭帐篷住。孙艳春说:“即使平常日子,住宿的不多,一周也要接待四五拨饭局。”

鼓起来的不仅仅是钱袋子,还有乡村发展的精气神。2016年,石庙子村注册了盘锦稻作乡村旅游公司,发展民宿、农家乐、庭院采摘等;还注册了“石庙子”商标,销售老百姓家的土特产品。石庙子村家汇美宿的文化宣传负责人曹小新说:“过去一提到农村,城里人首先想到的是自然环境好,但居住环境差。如今通过发展民宿,我们也在打造农村居住的样板间,提升外界对新农村的认知度。”

“现在连我小孙子都知道,垃圾要分类,污水不能乱泼。好的不只是环境,更是我们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素质。”孙艳春自豪地说。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