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云南:来自怒江州决战脱贫攻坚一线,幸福生活干出来

84农业网   时间:2019-06-25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日报

炎热夏季,怒江两岸机声轰鸣、车来人往,到处是繁忙的工地;从沟箐坡地到易地搬迁现场,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决战脱贫攻坚,激发起越来越强劲的内生动力,54万大峡谷儿女奋发自强,向深度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建新房、育产业,转观念、学技能,靠苦干实干奔向更美好的日子。

草莓甜,草果香

早上在腊咱易地扶贫搬迁点查看配套设施项目施工情况,下午在禾波村现场解决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傍晚回到乡政府,赶写问题整改方案……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副乡长王国新负责乡里的基础设施、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每天不是在项目工地,就是在去村寨的路上。

去年,普拉底乡公路、防洪堤、农危改等30多个项目全面铺开。王国新一心扑在项目建设上,家里的20多亩草果地全交给妻子。虽然离家就10多分钟车程,他一个月也回不了一两次家。

“今年贡山就要实现脱贫摘帽,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王国新说,看着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一片片草果地开花飘香,再怎么苦怎么累也心甘情愿。

贡山多山缺地、有物缺钱,是云南省11个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贫困县之一。经过70年艰苦奋斗,群众实现了从照明靠松枝、取暖靠火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到基本上吃穿不愁,但全县还有贫困村17个、贫困户2215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45人,要在今年实现脱贫出列。

面对如山重任,贡山县干部群众的选择是:苦干实干拼命干!

盯住不放,久久为功,幸福自然来敲门。走进茨开镇茨开村牛郎当小组“草莓大叔”余新家,一块“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

余新自学试种草莓,组织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打造了贡山草莓品牌。他还免费给村民和周边群众送草莓苗,传授种植技术,带动牛郎当小组和周边村寨种植草莓500亩,让牛郎当成为花果飘香的特色小村。

“今年反季节草莓试种成功,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草莓、卖草莓了。”余新说,只要真心干事,就没有干不成的。

人人想办法,户户争进步,贫穷总有逃离时。其达村的山林里,60岁的党员余学明和村民余克光正清沟引水,给草果地浇水。“今年雨水比往年少,不能影响挂果。”余学明是村里的草果种植带头人。每天,他都要到村民的草果地走一走,指导村民除草、清沟、砍老枝,进行精细管理。

“以前,大家对管理不怎么上心,让草果自生自长。这几年可不一样了,村里白天基本上没人在家,都在草果地里干活呢。”

“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想法子挣钱发家的多了,土地上的获得感越来越多,‘我要脱贫、会脱贫、能脱贫’的信心越来越足。”余学明说,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亲们回信的消息传来后,大家更是充满干劲,都争着种草果,希望过上更好的日子。

走出去,挣钱回

今年3月2日,两辆大巴车经过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达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

清新的海风,喧闹的街市,林立的厂房……73名来自大峡谷深处的农民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启脱贫致富的“务工之旅”。

“窝在山头种包谷,一年到头苦不着千把块钱。到珠海市,只要肯吃苦、肯动脑、肯学习,一个月最低能收入4500元。干上三四年,一栋新房就建起来了。”福贡县子里甲乡金秀谷村党总支书记坡相夺,去年带领41名金秀谷村村民来到遥远的珠海。

一年的务工生活,让这群习惯于朝阳下地、夕阳收锄的山里人真正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转变了“农民只能在土里刨食找出路”的传统观念。一年不到,到珠海务工的金秀谷村村民就由原来的41人增加到80多人。

翻过山的那一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

怒江经济社会欠发达,社会发育程度低,工矿企业少,商贸业发展滞后,就业吸纳能力弱、务工渠道窄,农民群众大多靠几亩山坡上的包谷地求生存,脱贫增收门路非常狭窄。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珠海对口帮扶怒江以来,把群众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就业帮扶作为花钱少、受益多、见效快的精准帮扶措施。为此,专门设立怒江州驻珠海劳务服务工作站,出台用工企业社保补贴、中介机构奖励、村委会奖励、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补贴等劳务协作政策,引导怒江农村劳动力到珠海市务工就业,学技术、转变生活理念,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能力素质,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坐在墙根晒太阳等国家帮助,脱了贫也会返贫。趁我们年轻去外面闯一闯,学习人家的生产生活理念、学技能技术。只要努力,日子就会好起来,长远致富就有保障。”

今年春节前,在珠海务工的贡山农民刘铭行程3000公里,从珠海市驾车回到贡山县秋那桶村,通过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动员村里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年轻人去珠海见世面、学技术,靠自己的汗水挣钱。

通过4年的努力,目前怒江已转移5000名劳动力到珠海市就业,带动了近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让大山里的群众‘走出来’,哪怕只在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就业观念等方面有所改变、有所进步,珠海付出多大代价都是值得的。”怒江州委常委、副州长、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张松说。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是民生大事。在珠海市、中交集团、三峡集团和大唐集团等帮扶下,怒江州大力实施扶志扶技工程,加快对青壮劳力的劳动技能培训,让怒江更多老百姓通过劳务输出,转变观念,学技能,长见识,增加收入,实现打工就业脱贫。

2018年,怒江州完成农民技能培训85994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3266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0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8517人。

下一步,怒江州将对25万名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至少转移15万人到省内、省外务工,并通过设立护林造林员、护河员、护边员等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组建专业的合作社、扶贫车间等,让农民变产业工人,走上长久稳定的致富路。

绿色美,气象新

一场夏雨过后,泸水市称杆乡王玛基村万亩核桃更加郁郁葱葱,把高山村寨装点得生机勃勃。

核桃1万亩、红豆杉700亩、旱冬瓜1320亩、山羊存栏3000只、中华蜂1000箱……以前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王玛基村,如今已变为一个绿色、生态、农业多样性的示范村。

太阳刚出山口,64岁的密波才扒就上山查看蜂箱。“一斤蜂蜜卖70元,好多人直接来家里买。”密波才扒告诉记者,从王玛基到乡政府,得走七八个小时。现在,公路通到村口,村民户户种核桃,家家养土鸡、中华蜂、种魔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以前王玛基人逢年过节就比谁家堆的柴火多,比谁家杀的年猪大;如今比的是谁家的核桃树多、蜂蜜好。”密波才扒说。

产业散、弱、小,组织化程度低,精深加工与品牌培育滞后,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带动作用不明显,一直是怒江州产业发展的短板。

怒江州依托气候、林地优势,实施乡村能手、能人带动工程,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发展高原绿色产业,唱响绿色富民新歌,种树兴果盘活山林,把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

绿色产业遍地开花,美了怒江峡谷,富了百姓口袋。108万亩草果、200万亩核桃、30万亩漆树,在扮靓怒江峡谷的同时,两岸农民群众真正能够靠山吃山。

汹涌奔腾的怒江畔,古老的跃进桥古渡口,树木葱茏,花草争妍,一个崭新的移民新区拔地而起。搬迁户荣生客厅里,聚在一起的搬迁群众道出他们的新感受。

“相信几年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特别是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教育、就业环境,与山上的条件完全不一样了。”

“刚下来时,还怀念山上的日子闲。时间长了,感觉就不一样了,天一亮就睡不住。这里道路好,做什么都方便,打工机会也多,时间就是钱呀。”

峡谷两岸各族群众居住分散,一山一村落,一坡一寨子。 “竹篱为墙、柴扉为门、茅草为顶的‘千脚落地房’,曾是当地民居的真实写照。让这些群众挪穷窝、断穷根,搬离大山,进城入镇,是怒江发展的现实选择。

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快速推进,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怒江速度、怒江经验。今年底,10万名贫困群众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县城和乡镇生活居住,并通过扶贫车间、劳务输出、设立公益性岗位等实现就业,彻底改变怒江州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居住差、生活难现状。

等不来、靠不来,幸福生活干出来!

3年攻坚,各族群众思想大解放,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大改变,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目前全州各级干部下沉一线,逐村逐户攻坚克难。怒江州各族干部群众正在用自己的双手,编织更加动人的大峡谷新美图景。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