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致富信息

靠三头野猪发家的李艳萍(2006.02.20)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21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沈阳市东陵区王滨村野猪养殖 2006年1月19日

李艳萍:“摸摸肚,抬腿来,站好了。你看骑上它,它都不走。”

记者:“骑上它,它都不走吗?”

李艳萍:“骑上它,它都不走,乖乖的。”

这个被李艳萍骑在身下的猪可不是一般的猪,是三元杂交的野猪。像这样的野猪,她的这个养殖场里有700多头,每一头野猪,李艳萍都了如指掌。

李艳萍:“它挺凶悍的,小野来,过来,哎来,干啥呢,来摸摸鼻,那个母猪发情了,它跟母猪在说话,你看它用嘴一拱一拱母猪那个嘴,意思就是说你同意不同意啊,我们两个要做夫妻啊,就是这个意思了。那个母猪要是同意了,就吧嗒,吧嗒嘴。如果这个母猪要长得不好看,比如说皮毛不光,身上有癞,或者是很瘦,长得一瞅不遭人喜欢的样,让它配种它都不配。”

记者:“像这样的一个公猪能卖多少钱?”

李艳萍:“这样一个公猪得卖八九千元钱吧,就这样驯好的种公猪。”

李艳萍跟山野猪打了五年交道后,拥有了13个野猪养殖分厂,80多个农户与她联合饲养,种猪存栏2000头,年出栏商品野猪5000头,成了沈阳远近闻名的野猪大王。而这一切都是从3头山野猪开始的。

1998年8月,42岁的李艳萍从沈阳市一家防撬门厂下岗了,走投无路的李艳萍家里只有1万多元,没办法,她放弃了矜持、自尊,卖咸菜、摆地摊、做家政、扫楼梯。在她愁苦不堪的时候, 2000年7月,一本杂志上一篇介绍养殖野猪的文章让她眼前一亮。

李艳萍:“我一打听,一问,带崽的母猪都5000块钱一头。当时我就想,我先少批量的投一下,我养养看看,就是说再创业,也是一把拼搏一次吧。”

可家里的1万多元钱,是留着孩子上大学用的。要是赔了,就没法向家里人交代。为慎重起见,李艳萍找到了大南街道工会组织的专家智囊团。

沈阳化工学院副院长 陶宇:“建议她不是养一般的猪,是养野猪,那个野猪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所以我们就考虑杂交,就把家 猪第一代跟野猪杂交。再改良猪种。”

因为带崽母猪能够立竿见影产生效益,2000年11月,李艳萍花了1.3万元买来2头带崽儿野猪和一头小公猪,利用同学哥哥的关系,放在王滨村金振生家里代养,上来就吓了老金一大跳。

王滨村村民 金振生:“进猪圈的时候都得多加小心。你刚一露头,它忽地就上来了。”

2001年初,2头老母猪产下了19个小野猪崽,把李艳萍和金振生都乐坏了,乖巧可爱的小野猪立马就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金振生老伴 李桂清:“它省事,饮到喂到三遍完事,这不俺就成功了。我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多,赶集的人顺便就都来了。”

代养是刨去饲料成本后李艳萍和老金平分利润,一看效益很好,李艳萍又借钱引进了一些带崽儿母猪,搞野猪的三元杂交。三元杂交的母猪,产仔快的一头一年2窝半,这让李艳萍的野猪队伍也扩大了,但是因为没钱,她就只能利用和老金合作的模式,与王滨村周围的17户农民联合或者代养野猪。 2002年12月16日,李艳萍拿着从亲朋好友处凑的10万元钱,在离市区40多公里的王滨村建起了她的野猪养殖场,里里外外就她一个光杆司令,她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李艳萍:“有的是赊给他们,有的是无偿送给他们的。就是在他们面前,我还不能说我现在资金周转紧张,我要是说资金紧张的话,人家别人一合计,你都紧张了,人家能敢养你这个猪吗。”

冬天是野猪销售的淡季,李艳萍猪场里大大小小近100头杂交野猪,依然在不停地消耗着大量的粮食。这对资金紧张的李艳萍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北国的冬天盛产大雪,李艳萍怕的是她的猪棚承受不起铺天盖地的大雪,然而,2003年元旦刚过,一场大雪就不期而至。

金振生老伴 李桂清:“雪大到俺门都推不开,这么厚,俺们老廷奶奶她姑老爷,先从家里搭个道,从窗户跳出来的。”

为了圈舍里的野猪,李艳萍必须爬上猪舍顶棚,在一边下雪的同时一边清扫,否则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沈河区总工会副主席 陈伟光:“大雪是在那天下了一天一宿,她的猪舍上面厚的一层雪,她没有睡觉。”

李艳萍:“真就是一边扫一边哭,那都半夜谁家都是睡觉了,我哪瞅也瞅不到哪儿是哪儿,漆黑漆黑的,只能看到雪、风,就是我站在那个风雪里,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风不定什么时候一阵旋风就把我能给带走了。”

因为当时是简易的大棚,人根本站不住,李艳萍几乎是跪着爬着,扫到了第二天早晨。

王滨村村民 张佳荣:“咱们也做不到有时候,因为天太冷了,早上起来那都零下二十多度,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沈河区总工会副主席 陈伟光:“扫到第二天天亮,雪停了,猪舍没有塌下来。”

第三天上午,一头小猪仔被卡在了圈门上,李艳萍准备帮帮它,小猪仔的妈妈大狼突然发怒。

李艳萍:“刚这么一拿这个猪崽,这大狼就像狼狗一样,动作那么敏捷,刷的就窜过来,就是我一点都没提防,上去就给我腿一下子就这么掏去了,掏住了以后就这样晃晃晃,就恨不得把我这块肉这么撕下来的感觉。”

野猪特别护崽,谁敢侵犯它的孩子,他就会毫不犹豫咬住对手。

李艳萍:“我说大狼大狼,快松开,松开,我给你把崽给你扔地下了,我就扔地下了。”

单滨村村民 郑景富:“缝了好几针,这个大腿上,那时候我也挺害怕,我说咱养这些猪,要是这么咬的话也不敢养啊。”

身体的伤痛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让她痛心的是场里的饲料只够野猪们吃2天了,李艳萍身上连回沈阳的路费都不够了。

李艳萍:“那个时候我兜里就剩5元钱,家里基本上都拿尽了,没有了,外面那欠朋友还欠了10万元钱,所以我想怎么办呢,如果说现在我要不干了,我这10万元钱,那不是拣纸壳就能还上的,而且这些猪怎么办,嗷嗷叫呢。”

李艳萍找了一个老人帮着临时看门,一边忍着疼痛踏着积雪,步行40公里回沈阳借钱。冰雪的北国寒风凛冽,李艳萍内心一片苍茫,她知道,如果不能2天之内借来饲料钱的话,她的猪群将会遭遇灭顶之灾。她边走边联系自己原来插队时的伙伴。

李艳萍:“一边打电话一边哭,我说你想啥办法借我点钱,让我这冬天挺过去 ,我说你就看着给我拿吧,他说你啥时候用啊,我说越快越好,你要给我拿了钱,我赶车就回去,回去买料,要不然猪今天晚上就没有喂的料了。”

她的眼泪和真诚打动了自己插队时的姐妹,借来的2万元迅速被换成了养猪的饲料,成了李艳萍命运的转折点。

李艳萍的同学 王虹:“我真的没有考虑多,就是她一旦不能成功,钱还不了我怎么办。我没想这个问题,因为我对她这个为人是非常相信的。”

那个难熬的冬天过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从城市到农村来养野猪的女人,这个看起来那么软弱那么无助的女人。

沈河区总工会副主席 陈伟光:“当时她家里很困难,排除干扰,在家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女同志,到农村来养猪,肯定与苦相伴,很清贫寂寞,一般人做不下来。”

李艳萍:“你看它这样吧嗒嘴了,看见没有?这样就是告诉我 你不要摸我,你要再摸它它就给你急眼了。”

李艳萍:“它一见着人以后,它怕人们攻击它,所以它对人的一种防御,就是说眼睛一瞪,头一撇,完了那个嘴这样一吧嗒,意思就是你不要过来啊,你过来我就咬你啊。它们也就是吓唬我们。”

几年来,李艳萍已经摸索到了杂交野猪的生活习性,她的合作养殖户也扩大了抚顺锦州铁岭等周边地区,2004年春节前,她的300头商品野猪肉摆上了沈阳市的一个肉食销售专柜,半个月就都卖光了。

李艳萍:“我们2004年的时候,卖山野猪肉是14元钱一斤,2005年的时候,由于消费群体多了,普通的家猪那时候也是涨价,所以我们这个肉就是卖22元24元钱一斤。

2005年,李艳萍又在沈阳开设了一个专卖店,一个月卖不了2头猪,原来,2004年的300头野猪主要是被团体采购出去的,没办法,李艳萍就免费让消费者品尝杂交野猪肉的味道,效果也不好。

李艳萍:“有这些就是买不起这个肉的,他不敢尝,觉得我尝完了不卖掉价,吃一块肉走了。赶上高层次的不好意思尝,他觉得我这个身份怎么能去上牙签扎一块肉吃呢,所以说效果不太好。”

在沈阳,馒头包子是饭桌上的主食,李艳萍就打起了包子的主意,她觉得这样更容易扩大消费面。

李艳萍:“因为我这个山野猪肉卖的是20多块钱一斤,如果我把那个这么一块肉,给它整成馅,再兑点菜,成本就降下来了。然后和面一包,大伙一尝,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工薪阶层他也可以消费了。”

野猪肉专卖店经理 李天祯:“就想办法,包包子,热气腾腾的,让他看到,拿起来一吃,口感好,和别的包子,肯定要吃出不一样的,这样主要是为了通过这个办法,来推动我们这个肉。”

一元钱买2个杂交野猪肉馅的包子,很受人欢迎,也逐渐改变了人们对野猪肉口感粗糙坚硬的概念,李艳萍用包子打开了市场的缺口。

顾客1:“比较鲜嫩,口感好,香,比普通猪肉好。”

顾客2:“你一箱给我装50个包子,总共100个包子。”

记者:“怎么要那么多包子?”

顾客:“我吃挺好,准备晚上串门,给亲属带过去。”

记者:“送到哪里?”

顾客:“送到丹东去,上次带回去,带2个包子都吃好了,这次从沈阳回来时候再给买点。”

虽然卖包子的利润不高,但却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李艳萍的野猪肉,2005年春节,她光卖野猪肉就卖了500头。

顾客3:“他的肉,他的猪的内脏、猪蹄、包子,所有的系列的东西,我们都吃过。”

记者:“您今天是买的多少?”

卖肉者:“一个送人的,一个是自己吃的,185块钱的肉吧。”

野猪肉专卖店经理 李天祯:“没有这个包子,他可能第一笔不尝这一块钱的包子,可能不买这5斤,不买5斤,肯定不买这50盒,是不是这个道理。”

记者采访李艳萍的时候已经接近2006年春节,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别看她卖了100多头野猪肉包子没赚什么大钱,却带动她卖掉了1200头商品野猪。

李艳萍:“不太敢买的人,我们就任意给他夹一块肉,割一块生肉,你自己回家做去,不要不好意思,我说你拿回去做,为了就是说,我们今天舍得这点肉,是为了明天你们过来买我们更多的肉。所以我总觉得就是舍得舍得,先舍后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你不舍不得。”

编导:段旭东 摄像:张华君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